一周青年簡報(1月1日至1月10日)

 

少訊學員了解泰國中華文化

少訊學員與曼谷時代中學 學生合照

少訊學員了解泰國中華文化

由澳門學聯——少年警訊活動委員會舉辦,教青局贊助之“少年警訊成長計劃二○一四”,組織了二十四名學員及領袖於日前到訪泰國。期間團員拜訪交流及遊覽,透過活動擴闊眼界及視野,了解當地風俗文化,增長見識。

 

交流團於行程第三天到訪曼谷華教促進會時代中學,由主席何韻帶領,與當地師生交流學習,了解社會、文化及生活狀況。拜訪活動首先由時代中學的學生代表帶領團員參觀學校建築,包括榮譽室、中文活動室、泰文電腦室等。期間團員與當地學生代表相處甚歡,就兩地語言學習情況、生活狀況、社會風氣、身份種族等方面進行交談,促進團員增進對泰籍華僑生活的認知,彼此更交換聯絡方式。到達漢語網絡考試考點的孔子課堂後,認識漢語文化在泰國的傳播狀況。雙方學生就兩地教育制度、文化異同、教育環境等話題,展開一系列深入對話,最後雙方在東方文化書院合影。

 

團員郭健浩擔任組長,他說與當地華教協會及華教學校交流,了解到不同地區青少年的生活文化、學習環境等;也有到泰國的城中心曼谷和芭提雅一些著名景點,感受當地的風土人情。是次旅程最大收穫的是團員學懂了如何與別人相處,成員間建立了互信,從而實踐少訊團結、服從、信任的三大精神,希望未來少訊會變得更加積極、融洽及和諧。

 

刊登於2015年1月2日 澳門日報 B8版

 

 

 

學聯籲青少年勿樂極忘形 

參與活動人多擠逼不宜逗留

學聯籲青少年勿樂極忘形

就上海外灘陳毅廣場發生的人踩人意外,死傷者多數為年輕人,不乏旅客,事件值得社會反思。學聯副理事長林賢文認為,當下青少年自我保護意識薄弱,建議年輕人凡參與大型活動應事先上網了解相關資訊,到場後若發現人流過多勿勉強逗留,考慮轉往別處參與相應活動為妙。

 

林賢文指出,現今科技和網絡發達,年輕人不管在本地或出外參與大型活動,宜事先上網了解有關情況,留意周邊交通安排及人流管制措施等。到場後勿過於興奮而樂極忘形,應時刻與同行友人互相照應,聽從在場警員指示和大會安排。一旦發生意外應保持冷靜,勿盲目跟從人群。若到外地參與大型活動,亦應先與當地朋友保持緊密溝通,畢竟“人生路不熟”,赴場後若發現人流過多或出現混亂情況,不要勉強逗留。

他表示農曆新年將至,不少居民和旅客都會選擇出外歡度佳節。無論年宵市場或煙花爆竹燃放區等場所,經常人流過多。建議警方加強呼籲民衆避開人潮高峰期,並實施人流管制措施,分批引導居民進入場內。附近道路應採取封路或有限度通車措施,車輛停泊區也應設在較遠的地方,避免造成道路擁擠。

 

刊登於2015年1月3日 澳門日報 A3版

 

 

 

瑟瑟寒風緊濃濃渝澳情學聯赴重慶交流收穫豐   

    十二月二十五日,在澳門回歸祖國十五周年之際,由澳門中華學生聯合總會—學界常設活動委員會主辦,教育暨青年局、澳門基金會贊助的「二0一四學界重慶領袖培訓交流團」,圓滿結束了在重慶為期五天的考察交流活動。

 

交流團由澳門十一所中學和澳門中華學生聯合總會學生骨幹十九人,以及澳門中聯辦隨團顧問一人組成。團員們先後參加了「重慶的歷史與文化」講座學習、與西南大學附屬中學學生會交流座談會、西南大學校園參觀、與重慶市學聯和西南大學校學生會交流座談會以及市區觀光、紅岩魂景區觀光、科技館體驗、長安集團渝北工廠參觀等活動。

 

活動增進了兩地學生會的溝通交流。來自東南中學的學生會理事王潔玲表示,西南大學學生會良好的團結氛圍、優良的制度建設和對外宣傳、及學生的廣泛參與給她留下了深刻印象,值得學習。澳門旅遊學院學生會理事長戴嘉萍、澳門菜農子弟學校學生會監事長黃安都對西南大學校學生會的成熟機制表示讚賞,並表示,將會把學生會微信平台等創新做法引進到澳門學生會建設中。

 

在旅遊活動中,「重慶大轟炸」半景畫的多媒體展示、紅岩魂景區觀光,讓第一次接觸這段歷史的團員們感觸良多,「作為中國人,內心不由地感到激憤。」一位團員說。此外,來自歷史文化學院的馬強教授的精彩講座、附屬中學同學們創建的「夢基金」,都讓團員們發出「不虛此行」、「獲益良多」的感歎。而返程前的科技館和長安工廠之行也讓團員們感受到了重慶工業發展的蓬勃生機。

 

在二十四日晚的學聯內部總結會上,團員們紛紛對國際學院的細緻安排和西南大學學生會志願者們的熱心陪同表示感謝:「雖然重慶的冬天很冷,但你們讓我們覺得很溫暖。」 澳門利瑪竇中學文書部部長鄧志豪說,通過交流才知道內地同學這樣優秀,才了解到許多不曾接觸的紅色歷史。回去後要學好普通話,更好地和重慶的朋友交流,了解祖國的歷史文化。◇

 

刊登於2015年1月4日 華僑報 第二張第二版

 

學聯編委會赴港“輯”思 

為激發同學們創新思考,吸納更多有益於刋物發展的思維和意見,由澳門學聯編輯委員會主辦、澳門基金會贊助的“碰撞 · 思考──香港‘輯’思營交流團”,在編委會主任歐陽偉然、團長王昳星、副團長王鳴陽帶領下,日前到香港進行兩日一夜的交流參觀活動。是次活動,旨在為各忙碌於學業及寫作的編委會成員提供一個放鬆身心的機會,同時亦藉着與香港出版刋物的編輯團隊的交流及分享,思考彼此的優勢,起去蕪存菁、增益學習之效。

 

活動首天上午交流團先到誠品書店體會香港的閱讀文化;下午則到達香港藝術發展局,受到《香港中學生文藝月刋》的編輯團隊,包括主編關夢南、編輯李洛霞、編輯袁兆昌、助編關洛瑤和記者何雍怡五位成員的熱情招待。交流期間,雙方先向彼此負責的刋物作出歷史及發展介紹,繼而就稿源、市場、編輯團隊、營運方式、刋物取向、刋物定位、刋物宣傳、受衆階層、讀者互動等方面深入了解、比較、討論及建議,期間兩方代表亦積極發言,場面熱烈,氣氛輕鬆,稍後由團長及副團長對關夢南主編等人進行贈書、頒紀念品等儀式,雙方均表示對是次交流會議感到收穫頗豐,對日後刋物的發展及成長有所助益。當天晚上,編委會成員更舉行集思會,反思自身的優缺點,分享各自因交流會議而萌生的新構思,提出更有利於刋物成長的變革及想法。

 

活動次天則抵達香港故事館及PMQ元創方參觀,感受老香港深厚的歷史文化底蘊及懷舊風味,加強對香港的文史認識,及有助於團員汲取不同方向的創意點子,刺激思維,活躍創新潛能。

 

團長王昳星表示,是次活動給予編委會成員一次見識交流及放鬆身心的時機,同時透過與《香港中學生文藝月刋》的編輯團隊分享辦刋經驗,使今次香港之行獲益甚廣,豐富辦刋思維,擴闊眼界,也憑藉是次活動,加深團員間的認識及友誼。期待未來能舉辦更多類似活動,以便團結編委會上下、增進見聞和思考,共同繁榮刋物的發展。

 

刊登於2015年1月4日 澳門日報 A7版

學聯橫琴長隆一天遊   

 

為加強本會與會員的聯繫,由澳門中華學生聯合總會─學聯之友活動委員會主辦,澳門基金會贊助的親子一天遊活動於二○一四年十二月二十七日到長隆橫琴海洋王國一天遊,透過假期讓會員們共享天倫樂。

 

是次活動參加者約二十名,包括本會會員及其家人,活動安排參加者到主題樂園遊玩,希望參加者與家人能在園區內觀賞不同類型的海洋生物及表演,加強家人間的溝通;活動最後安排一眾參加者到珠海享用晚餐,期間各個家庭都有說有笑,場面融洽。

 

活動結束後,不少參加者表示希望能再辦這類型的會員活動,讓他們與家人共樂之餘還能認識更多朋友,有參加者更希望讓小朋友加入學聯,多參加本會活動,擴闊他們的交友圈子及獲得更多與別人合作的經驗,鼓勵他們正向發展。

 

刊登於2015年1月5日 濠江日報 B8版

 

葡萄牙夏令營接受報名 

選拔百優異生修讀葡語

由高教辦主辦的“葡語達人——葡萄牙夏令營”由即日起接受澳門大專學生(應屆大學畢業生除外)報名。高教辦將從中選拔一百名優異學生,參加為期一個月的夏令營,到葡國學校修讀葡語和學習當地文化。學生須繳交活動費用為三千元。

 

去年七百人報名

高教辦昨日下午四時假龍成大廈七樓舉行記招,由高教辦職務主管黃月冰,新聞協調員歐陽惠香,技術員譚德毅主持。

 

黃月冰介紹,為鼓勵更多大專學生持續學習葡語,提升葡語水平。高教辦今年第四年舉辦“葡語達人——葡萄牙夏令營”,鑑於每年報名情況踴躍,去年超過七百人次,高教辦亦調整今年報名名額,由去年的五十六名調升至一百名,增加近一倍。

 

對象主要是持澳門居民身份證的大專學生(應屆大學畢業生除外)。針對報名學生未必具備葡語基礎,高教辦將邀請東方葡萄牙學會在農曆新年、復活節、暑假期間等三個時段開設“葡語基礎培訓班”,讓三百名報名學生擇一時段(在本地或外地就讀的澳門各佔一半)修讀。課時共五十小時,費用全免。成功完成葡語基礎培訓班且綜合表現優異的六十名學生,將獲選參與夏令營。

 

其餘四十個名名額,則開放予已具葡語初級程度或以上的大專學生(母語為葡語、或於葡文中小學畢業、修讀葡語為主要授課語言的高等教育課程及應屆大學畢業生除外)報名。報名學生需通過“葡語水平測試”,綜合表現優異的四十名學生將獲選參與夏令營活動。

 

分兩批赴葡學習

高教辦表示,成功獲甄選赴葡的一百名學生將於今年七月和八月分兩批前往葡萄牙參加為期一個月的葡語夏令營。高教辦今年新增葡語學習上課地點,將安排學生到里斯本大學文學院或波爾圖大學學習葡語。校方將根據學生的葡語程度開展密集式的葡語教學,務求讓學生在輕鬆、有趣的環境下學習葡語和認識當地的歷史文化,提升學生的葡語能力。學生須繳交的活動費用三千元,政府承擔機票費及食宿津貼等,旅舍則由學生自行安排。

 

高教辦歡迎符合資格的澳門大專學生由即日起登入澳門大專學生部落網頁(studentblog.gaes.gov.mo)查閱詳情和報名。如有疑問,可致電二八三四 · 五四○三,或電郵至studentblog@gaes.gov.mo查詢。

 

高教辦稱,因今年夏令營部分費用仍在報價,未能回應活動總預算。但去年高教辦共支出約一百萬元,每名學生約津貼四千元。

 

刊登於2015年1月6日 澳門日報 A3版

學聯青協聯合向中學生訪問調查顯示九成認同「我是澳門人」   

     了解澳門中學生的國民身份認同感情況,給政府、教育機構、社會服務機構等提供意見,澳門中華學生聯合總會和澳門青年研究協會於近日聯合開展了《澳門中學生國民身份認同調查》。本次調查對象為澳門初一至高三年級學生,以問卷調查的方式收集資料,共發出問卷813份,收回有效問卷766份。

 

本次調查中,九成本澳中學生對「我是澳門人」的表述持肯定態度,四分之三的本澳中學生認為澳門人身份對自己來說很重要,如果可以選擇的話,半數本澳中學生仍想做澳門人;過半數本澳中學生對「我是中國人」的表述持肯定態度;過半數本澳中學生對「我是葡萄牙人」的表述持否定態度。

 

澳門中學生對本澳新聞關注程度較高。四成半澳門中學生非常關心本澳新聞,三成本澳中學生會關心與自己有關的本澳新聞;近七成本澳中學生表示會在將來行使澳門市民的投票權,表現出較強的公民責任感。

 

澳門中學生對中國內地新聞也較為關心。四分之一澳門中學生非常關心內地新聞,三成本澳中學生會關心與自己有關的內地新聞。本澳中學生認識內地的主要途徑,依次為「互聯網」(64.6%)、「到內地探視、旅遊)(52.1%)、「與親朋好友交流」(33.4%)、「課堂/書本」(32.4%)、「報章/雜誌」(26.2%)、「參加赴內地的交流活動」(12%)和「其他」(3.8%) 本次調查中,表示對中國內地的司法制度和政治體制認識不夠的本澳中學生各有六成多,還有近半數受訪者表示對中國內地的「經濟體制」認識不夠,其後依次為「文化/風俗」(19.3%)、「歷史背景」(16.8%)、「地理/行政區域劃分」(14.4%)。

 

因此,研究人員提出以下幾項建議:本澳政府應重視和加強關於本澳青少年國民身份認同的政策研究和資源投入,在全社會推行國民國情教育;教育界應根據本澳現狀,建立具有澳門特色的公民教育體系,採取多種形式,加深學生對中國國情的認識,進一步加強青少年的愛國愛澳教育,建立包容共濟、可持續發展的國民身份認同教育。◇

 

刊登於2015年1月6日 華僑報 第二張第二版

 

學聯籲明晰幼兒教育內容 

課框條文籠統宜增指引

隨着《本地學制正規教育課程框架》逐步推行,教青局亦將於下學年幼兒教育階段實施“課框”。學聯時事關注委員會教育事務關注組召集人李兆祖認為,在“課框”內只規定幼兒教育課程每周教育活動時數,不包括學童的午睡和吃茶點等非教學活動的時間,做法不妥。李兆祖指出,在《2014/2015學校年度學校運作指南》內的幼兒教育課程計劃中,雖明確規定幼兒教育課程內必須具有的培訓範圍及每周課節,但根據甚麼標準及準則沒有詳細的說明,令校方在課程編排上遇到困難,建議當局明晰內容,方便校方依從指引編排課程。

 

根據不少研究資料顯示,○至六歲為幼兒身心健康發展的黃金時期,適當分配學習和休息的時間,有助全面的身心健康發展。李兆祖認為,現時“課框”明確規定幼兒教育課程每周教育活動時數為一千二百至一千六百五十分鐘(即二十至二十七點五小時),以一周共有五天上課,每天的教育活動時間為四至五點五小時,不包括學童的午睡和吃茶點的時間,使校方在確保學童在接受知識的同時,要保留午睡和吃茶點等其他非教學的活動的話,需額外增添時間進行,拖延放學,勢必影響學童的學習效益。

 

在課程編排上,雖明確規定幼兒教育課程內的培訓範圍及每周課節,但根據甚麼標準及準則沒有詳細的說明,令校方在課程編排上遇到不少困難。如在幼兒教育第三年課程計劃中,明確規定須包含“和環境有關的活動”,每周課節為二至六節,但甚麼教學活動才算是和環境有關的,在指引中沒有詳細說明。舉例來說,倘若帶學童出外了解不同建築物的幾何圖形的話,應當分類為“開始學習算術、運算和幾何圖形”,抑或是“和環境有關的活動”,令不少教師感到困惑。李兆祖建議,當局應為指引中的培訓範圍內容添加更多說明,說明甚麼活動屬於甚麼類別的培訓範圍,以減低校方在編排課程上遇到的困難。另外,現時當局發出的所有文件都只有中、葡文版,建議增加英文版,方便一些外籍教職人員查閱。

刊登於2015年1月9日 澳門日報 B2版

 

學聯之友農莊遊溫馨   

     澳門中華學生聯合總會屬下的學聯之友活動委員會於日前組織二十多名會員及其家屬,到順德長鹿農莊參與「温馨農莊一日遊」活動,是次活動由澳門基金會贊助。

 

長鹿農莊內主要分設動物園區及遊樂園區。當天上午團員參觀動物園區,各對父母與孩子共賞如猴子、山羊、獅子等動物,讓團員一同親近大自然,認識動物天性,增加對大自然的喜愛之情;下午團員則在遊樂園區進行如碰碰車、划船、鬼屋等活動,使團員在玩樂之餘,促進親子關係,共享天倫之樂。而行程中小朋友每次看到新奇的事物都會向父母發問,而父母則耐心解答小朋友問題,看到這一幕幕的影像,父母的愛護、小孩的童真,都讓人感到窩心。

 

學聯認為現代人於假日期間還是一直使用手機等科技產品作消遣或溝通,減少了面對面之間的交流,是次活動正是期望可藉此機會增加他們親子之間的互動,為家庭營造良好的氣氛,成為將來的美好回憶。◇

 

刊登於2015年1月10日 華僑報 第二張第二版

 

 

司警辦防罪交流會探討青少年安全使用網絡

    司法警察局昨日舉辦「學校安全聯絡網」防罪交流會,與本澳近百位教育界代表探討學校安全聯絡網的溝通機制、加強青少年網絡防罪意識等。其中多位教師代表關心安全使用網絡問題,建議改變傳統紙張宣傳方式。司法警察局局長周偉光表示,青少年廣泛使用網絡是趨勢,未來宣傳方式應符合現時青年人思維模式,使用動態的宣傳片或者以故事形式作為載體等是不錯的建議。

 

交流會於昨日下午三時假司法警察局總部大樓11樓會議室舉行,司法警察局局長周偉光、教青局教育心理輔導暨特殊教育中心主任周佩玲、中華教育會會長何少金、澳門中華學生聯合總會主席劉嘉翀、以及本澳多間學校校長、副校長、主任近百人出席是次會議。

 

周偉光致辭時表示,司警局一直重視預防青少年防罪工作,與本澳各間學校保持緊密聯繫,從2008年起該局向全澳各中小學推行「學校安全聯絡網」計劃,現時已有62間小學部、48間中學部參加該計劃,加強了警校合作並維護青少年在預防防罪方面的知識。近年涉及青少年犯罪或青少年不幸被犯罪侵害案件時有發生,這反映了青少年的守法和防罪意識仍然薄弱,在青少年防罪教育方面的工作仍需不斷深化、拓展。現今社會互聯網廣泛應用,青少年容易墮入網絡陷阱,加強青少年網絡安全知識尤其重要。希望藉此會議與教育界探討學校安全聯絡網的溝通機制、檢視與學校及學生相關案件的處理程序、加強青少年網絡防罪意識。未來司警局將繼續深化與教育界的合作,加強學生的防罪守法意識,防止各種治安問題影響校園,讓學生在安全的環境下學習和健康成長。

 

宣傳方式與時俱進

在討論環節中,多位教育界代表關注青少年如何安全使用網絡問題,有代表認為預防尤其重要,希望改變過去單一的紙張宣傳方式,建議用動畫片形式,既可於課堂上循環播放,又可放在網絡上,讓青少年在網絡上學習到安全使用網絡、網絡防罪等知識。

 

周偉光回應時表示,現今社會青少年廣泛應用互聯網已經是趨勢,安全使用網絡宣傳方式應符合青少年溝通的模式,使用動態的宣傳片或者以故事形式作為載體等是不錯的建議。此外,他稱,將來司警局將考慮製作Apps,讓市民大眾更快更動態地了解到司警局案件偵破、成功個案、相關法律知識。

 

刊登於2015年1月9日 大眾報 P.5

 

 

學聯冀澳大加強監管保安 

籲學生妥善保管財物

學聯冀澳大加強監管保安

澳大日前爆出有保安員利用職務之便於宿舍行竊,引起澳大學生的迴響。學聯副理事長林賢文表示,有澳大學生反映現時宿舍房間存在保安隱患,希望校方可以作出改善;副理事長李兆祖則指學生應加強自身財物保管意識,勿讓有心人有機可乘,並促請校方檢視現時保安人員的操守,避免同類事件再發生。

 

林賢文稱,現時澳大宿舍房間存在兩個保安隱患。首先,宿舍房間之間以洗手間連通,而且洗手間通往房間的門祇能從洗手間一面鎖上,因此鄰房的人可以隨意進入房間,當鄰房有陌生客人進入時便形成保安隱患;此外,電梯大堂及走廊也沒有安裝監控設施,同樣造成安全隱患。

 

李兆祖續指,宿舍衣櫃現時有預留上鎖位置,方便學生妥善存放重要物品。學生在離開房間時應將重要物品鎖好。本次事件除了反映澳大保安員存在操守問題外,也顯示部分學生的財物安全意識不足。學生應善用房間內的保安設施保管財物,並避免在房間內放置貴重物品。宿舍雖屬私人使用,但始終有不少陌生人出入,學生要時常注意“財不可露眼”,避免吸引賊人注意,以策萬全。

 

本次事件反映澳大對保安員的監管不足,保安員監守自盜的行為令學生失去對澳大保安的信心。李兆祖建議校方有必要與承判保安公司重新檢視現職保安人員的操守與質素。林賢文亦指,校方應在宿舍電梯大堂等處加裝監控設備,但必須在保障全體學生私隱的前提下進行。此外,澳大也可檢視提款機的分佈及數量是否合理,推動校園電子貨幣化,減少宿舍存放過多現金造成風險。

 

刊登於2015年1月10日 澳門日報 A3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