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絮]學聯辦學生論壇 論環保責任與角色



居民環保意識薄弱

學生倡污染者自付

學聯昨日假東南學校(中學部)舉行“學生在環保發展中的角色與責任”首場學生論壇,數十名本地大、中學生出席。與會學生有感居民缺乏改善環境污染的意識,輕視垃圾分類回收和節能等,建議當局推行“污染者自付”政策。環保局副局長黃蔓葒認為,青少年要有環保使命感,身體力行推廣環保。

社會發展勿缺環保

學生論壇昨日下午三時舉行,由環保局副局長黃蔓葒、澳大科技學院教授王志石主講,生態學會理事長何偉添、學聯時事關注小組召集人陳嘉敬等列席,與出席的數十名大、中學生代表交流。主辦單位並即場收集學生的意見。

現場首先播放環規諮詢宣傳影片。黃蔓葒表示,澳門正處於高速發展時期,且朝着世界旅遊休閒中心邁進,環境保護成了不可或缺的重要元素,環保局負起主導履行完善環境質素的使命。為讓居民更好地參與小城的環保工作,該局正諮詢居民環境規劃的意見,訂定了近、中及長期的規劃目標,按序地推進本澳至二○二○年的環保工作,實現“構建低碳澳門、共創綠色生活”願景。

青年人要身體力行

環保局期望藉“綠色學校”計劃提升學生的環保意識,繼而擴展至社區,再滲透到整個社會。黃蔓葒表示,年輕一代是推動環保的重要“生力軍”,青年人要肩負起保護環境的使命,身體力行,實踐環保生活、消費模式,愛護大自然。強調不要以為自己的工作很渺小,環保工作積少成多,有助保護地球。

王志石接着扼要講述環境保護的定義與發展史。理工學院學生雷迪輝稱,不少國家、地區面臨“垃圾圍城”困境,作為國際旅遊城市的澳門也不能倖免,全因靠近機場的建築廢料堆填區預計在兩至三年後飽和,形勢十分嚴峻。但居民仍缺乏危機意識,輕視垃圾分類回收、節能等環保工作。面對廢棄物及污水,不少國家或地區採取“污染者自付”方式,令居民改變原有的生活模式。初期難免有人反對,期望大家堅持執行,否則將成惡劣環境的受害者。

常規教育增環保課

認為學生在環保工作上擔當重要角色的東南學校學生簡雪敏,有感社會上仍未凝聚環保氛圍,浪費水、電能源以及濫用膠袋者大有人在,反映公民意識薄弱。建議當局規定課程中加入環保課堂,並制訂統一的環保教材,深化學生的環保知識。她平日會主動分類使用後的膠樽、鐵罐,但覺得回收垃圾桶不多,認為學校應加設分類垃圾箱。也期望當局在社區設置單車徑、舉辦大自然體驗活動,以及仿傚鄰埠推出環保大使與環保家庭奬勵計劃,鼓勵學生參與。

摘自澳門日報2011年10月17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