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澳門中華學生聯合總會時事關注委員會召開2016/17學年第三次會議,以前往石排灣公屋群實地考察有關交通、商業設施、社區設施情況的形式進行。早於2015年,學聯時委會已組織過成員到當地考察,並提出對該區社區發展的意見。隨着區內人口增長,委員皆認為有再次檢視社區配套發展的必要性;故再度組織23名成員進行追蹤考察。
在交通方面,委員黃家明表示,以平日非繁忙時間進行1小時的定時統計後,共錄得116輛巴士途徑和諧廣場,他認為巴士數量足夠;同時他亦發現有同時發車、連續到站的情況,令和諧廣場的巴士班次出現在同一時間有多班巴士同時靠站的現象,建議可協調出車時間,使到站車次更平均,持續疏導出行居民。委員陳俊豪表示雖然有不少的士途經石排灣附近,但1小時內僅錄得19輛的士進入和諧廣場,且石排灣並未設有的士停靠站。與2015年相比,最大的分別是現時石排灣的巴士總站已遷到石排灣綜合社區大樓底層,對比過去全部巴士須停泊於和諧廣場,候車空間及車站設計已大為改善。
商業設施方面,委員王詩綸表示,小組發現區內食肆數量不少,診所、超市、藥房等亦已具備,如能有成衣店、洗衣店、文具店等店舖進駐社區,相信可進一步滿足居民生活所需,令區內生活更為便利。此外,委員李偉豪發現到雖然有一些空置的店舖,但當局亦已初步規劃不同舖位的店舖種類,他認為目前可能缺乏吸引商戶入社區創業的誘因,建議政府可以提供優惠措施吸引中小商戶落戶,使區內店舖更多元化。
社區設施方面,委員李昱浩表示,區內共有47個小型固定位置垃圾筒,包括各種分類回收垃圾筒;他表示垃圾筒數量充足,但多集中在樂群樓及業興大廈附近,有分佈不均的情況;並表示有部分行人天橋扶手出現髒污,社區整體環境清潔仍有待加強。委員高敏婷表示,區內貫徹「人車分隔」的設計理念,建有不少行人天橋,不過在較窄的馬路或可仍設置斑馬線,對居民而言會較方便;另外部分扶手電梯前仍有較高的梯級,行動不便人士可能難於使用,期望當局能夠在較主要的行人天橋增設斜台及扶手。
經過兩年政府不斷建設,社區內商戶及社區設施已日漸齊備,交通規劃亦更為完善。學聯時委會期望政府可協助協調出車時間,方便區內居民出行;同時可設法吸引不同商戶入區,令區內商業設施更為多元,也可提供更多就業機會;同時建議加強改善無障礙設施及檢視社區環境清潔情況,令石排灣新區建設更為完備便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