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門青少年生活及行為健康之保護因素研究

青少年解難能力成關鍵保護因素

為進一步了解本澳青少年的生活與行為健康狀況,澳門中華學生聯合總會委託聖若瑟大學澳門社會發展觀察中心,於近期完成了《青少年生活及行為健康的保護因素研究》。研究發現,家庭關係、學校支援、宗教實踐及運動時間等保護因子對青少年的幸福感、心理韌性及生活品質有顯著影響,並提出多項針對青少年健康發展的建議,並於12月17日進行發佈會,主講包括澳門學聯副理事長何天浩、聖若瑟大學健康科學院何鍾建院長、聖若瑟大學社會工作碩士課程盧子健主任。是次研究獲澳門基金會資助。

 

本次調查以澳門九間中學的1,185名學生為對象,涵蓋初中至高中各年級。調查於2024年10月至11月期間進行,採用混合研究方法,包括問卷調查及質性訪談,從量化數據與個人經驗兩方面深入探討青少年的生活與行為健康狀況。調查共發出1,655份問卷,成功回收1,185份,回收率達71.6%,問卷中附有質性訪談的意願表,成功聯絡並進行訪談的人數為19人。由於參與者多為未成年人,研究團隊在調查前透過學校向家長發放知情同意書,確保研究過程符合法律和倫理規範。

 

調查顯示,青少年的幸福感、心理韌性及生活品質受到多重保護因子的影響。其中,學校支援對幸福感的影響最為顯著,宗教實踐、解難能力及生活環境亦有正面作用;而心理韌性則主要與解難能力、運動時間、生活信念及家庭關係相關;生活品質則受到解難能力、運動時間、家庭關係及友伴關係的影響。研究還發現,青少年的每週平均運動時間僅4.97小時,遠低於世界衛生組織建議的標準的7小時;每日平均睡眠時間為6.8小時,亦未達世界睡眠學會建議的8至10小時。

 

質性訪談揭示了青少年在日常生活中的心理需求及壓力來源。約七成受訪者表示,願意與他人分享困難以減輕心理負擔,但在涉及較為私密的心事時,則更傾向於自行消化或尋求情緒上的支持而非理性建議。人際關係被認為是壓力的主要來源之一,部分受訪者表示害怕被朋友孤立或無法融入群體,但同時,朋輩關係亦是緩解壓力的重要資源。訪談中還發現,青少年在面對壓力時,常透過創造儀式感或尋找虛擬空間來治癒自己,例如寫博客、摺星星許願等,反映出Z世代青少年在人際互動及壓力處理上的特徵。

 

澳門學聯副理事長何天浩表示,研究結果顯示,青少年在幸福感、心理韌性及生活品質方面的發展仍有改善空間,建議本澳社會各界應加強推動家庭與學校的支持作用、創造更多朋輩同行者項目、增加運動與睡眠時間、引入問題導向教育與反思環節等。澳門學聯呼籲社會各界共同努力,為青少年營造更健康、更有支持的成長環境,幫助他們在身心健康方面取得更好的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