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新聞稿】三行詩比賽:學聯鼓勵學生表達愛國之情

    三行詩比賽:學聯鼓勵學生表達愛國之情

    由澳門中華學生聯合總會編輯委員會主辦,澳門基金會資助的第三屆“醒着的歷史”三行詩比賽頒獎禮,已於2024年9月28日上午在澳門學聯辦事處圓滿舉行。本次賽事以“醒著的歷史”為主題,慶祝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75周年、澳門特別行政區成立25周年,旨在通過詩歌形式展現澳門在“一國兩制”下的發展成就,強化年輕一代的愛國愛澳情感,傳承家國情懷。是次比賽滙集了來自澳門及外地32所大專院校和中小學的200餘名學生的參賽作品。同時,還開展“人氣獎”的線上投票活動,吸引了超過一萬人的廣泛關注,累計票數數以萬計。在這場充滿激情的比賽中,43名學生在眾多參賽者中嶄露頭角,榮獲各類獎項。

    頒獎禮大合照

     

    學聯編輯委員會主任歐陽偉然指出,今年迎來了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75周年和澳門回歸祖國25周年的重要時刻。這兩個重要的歷史節點,不僅見證了國家的繁榮昌盛,也見證了澳門與祖國的緊密聯繫。在這樣的背景下,澳門學聯編委會舉辦這場“醒著的歷史”三行詩比賽,更顯得意義非凡。

    澳門學聯編委會歐陽偉然主任致辭

     

    澳門學聯編輯委員會副主編林子茵強調,比賽一方面鍛煉和提升學生的組織和實際操作能力,貫徹以學生為中心的服務理念;另一方面,激發參賽者的創造力和想像力,鼓勵他們在有限的三行詩空間裡,表達對中國歷史和澳門發展的深入理解和真摯情感。活動籌委會主席許媛琪致辭時表示,是次比賽以“醒著的歷史”為核心主題,旨在鼓勵學生們通過三行詩這種簡潔而有力的文學形式,以及詩歌意象的獨特魅力,來表達他們內心的情感。今年正值國慶75周年及澳門回歸25周年的雙重慶典,許多參賽作品都以這一主題為靈感,進一步深化了學生們的愛國情懷,期待這些年輕的心能夠繼續在文學的道路上探索和前行,用他們的文字為中華文化的傳承和發展貢獻力量。

    澳門學聯編委會副主編林子茵致辭

     

    活動籌委會主席許媛琪致辭

     

    本次比賽的評審團由澳門記者聯會副監事長許文權,澳門兒童文學協會理事長楊穎虹,以及中國作家協會會員士心博士共同組成,為比賽提供專業評審意見。楊穎虹作為評審團代表,在頒獎禮作點評時表示,一首傑出的詩應情感豐富、智慧深邃、靈感自然。缺乏理性或對主題理解不足的作品,即使文采飛揚,也難稱佳作。評審團期望從多角度、多層次去探求本屆三行詩比賽的主題 “醒着的歷史”,並從中感受中華文明的影響力。

    評審團代表澳門兒童文學協會理事長楊穎虹進行點評

    活動籌委會主席許媛琪頒發感謝狀

    給評審團代表澳門兒童文學協會理事長楊穎虹

     

    是次比賽的獎項得主為:大專組一等獎蘇曉怡(澳門大學),二等獎魏金朝(澳門科技大學)、羅奧昇(澳門保安部隊高等學校)、魯登(澳門科技大學);高中組一等獎蕭文霏(聖羅撒女子中學中文部),二等獎蔡嘉琪(濠江中學)、陳愷婷(澳門培正中學)、黃迎(聖若瑟教區中學第五校);初中組一等獎梁華珍(新華學校),二等獎周建煒(聖若瑟教區中學第三校)、張悅程(聖若瑟教區中學第五校)、蕭心怡(新華學校),以及人氣獎得主蘇曉琳(聖羅撒女子中學中文部)。完整的獲獎名單可以在澳門學聯的網站上查看。

    澳門基金會行政委員會黎振強委員(右一)為高中組一等獎學生頒獎

    教育及青年發展局教育規劃及設施處黃超然處長(右一)為初中組一等獎學生頒獎

     

    出席此次頒獎禮的嘉賓包括澳門基金會行政委員會委員黎振強,澳門特區政府教育及青年發展局—教育規劃及設施處處長黃超然,廣東省人民政府文史研究館館員陳迎憲先生,澳門歷史教育學會杜志豪副理事長,各澳門大專院校學生會代表,以及學聯編輯委員會副主任甘惠珊等。

     

    刊登地址:
  • 2【獲獎名單】青春創意下的愛國情懷,共慶輝煌 // 第三屆“醒著的歷史”——三行詩比賽

    在這個充滿詩意的季節裡

    迎來了一場文字的盛宴

    每一位參賽者都用他們的筆觸

    揮灑出對文字的熱愛和對生活的感悟

    讓這場比賽變得如此生動和感人

    恭喜以下脫穎而出的得獎者

     

     

     

    註:

    *由於分數並列,高中組的優秀獎名額由5個增加至7個;大專組的優秀獎名額也由5個增加至6個。

    **頒獎禮定於2024年9月28日上午11:00至12:00在澳門學聯辦事處(地址:澳門慕拉士大馬路218-A號澳門日報大廈14樓)舉行,請提前15分鐘到場。

    ***若獲獎者無法出席,可委託代領人攜帶獲獎者簽署的學生證影本、授權書及代領人身份證原件領取獎項。授權書下載連結:https://reurl.cc/Ll2Eox

    ***未能參加頒獎禮的獲獎者可在2024年9月30日至10月18日到本會辦事處領取獎狀,查詢:2836 5314 鄺小姐。

    地址:澳門慕拉士大馬路218-A號澳門日報大廈14樓。

    辦公時間:

    週一至五:上午9時30分至晚上7時正;

    週六/日:上午9時30分至中午1時30分,下午2時30分至晚上6時30分

     

    你們的每一首詩

    都是這場比賽中最寶貴的記憶

    在未來的歲月裡

    願各位都能保持這份對詩歌的熱愛

    用文字記錄生活

    用詩歌讚美時代

  • 3【人氣獎投票】讓夢想綻放,您的一票是關鍵! // 第三屆“醒著的歷史”——三行詩比賽

    第三屆“醒著的歷史”——三行詩比賽已進入激動人心的投票階段!本屆賽事成功吸引了來自中國內地、香港和澳門地區高校學生,以及澳門本地中學生的廣泛參與,他們提交的作品主題多樣、視角獨特、風格豐富,展現了廣闊的創作空間。更令人振奮的是,參賽者們巧妙地將歷史元素與個人感悟結合,在本次賽事中讓人一同目睹“百花齊放”的盛景。

     

    至此,感謝大家對本次活動的熱情支持表示衷心的感謝。在投票環節中,依據各組別的得票情況,選出得票數最高的參賽者,並頒發“人氣獎”。此外,所有參賽作品都將經過專業評審團的細心評選,以確定最終的一等獎、二等獎、三等獎以及優異獎。請各位同學持續關注!

     

    投票方法:

    1. 關注澳門學生小棧”公眾號

    2.向後台發送投票

    3.點擊投票連結。

     

    投票規則:

    1.投票時間:即日起至2024年9月24日23:59

    2.關注“澳門學生小棧”公眾號

    3.每人每日可投三票。(每次投票不可重覆投同一人)

    4.禁止刷票等違規行為,一經發現,將取消參賽者人氣獎的評選資格。

    5.澳門中華學生聯合總會對是次比賽保留最終解釋權。

     

    温馨提示:

    請大家務必在截止時間前完成投票,為您所喜愛的作品投下寶貴的一票!

  • 4【新聞稿】學聯三行詩比賽徵集佳作 探索歷史之韻

    由澳門學聯編輯委員會主辦、澳門基金會資助的第三屆“醒着的歷史”三行詩比賽,現已開放報名。本次比賽恰逢澳門回歸祖國的銀禧之年,賽事旨在鼓勵澳門的青年一代透過詩歌這一藝術形式,從歷史的角度表達他們對國家和澳門的深厚情感,進一步傳承和弘揚家國情懷與愛國精神。
     
    去年,澳門學聯舉辦了第二屆三行詩比賽,成功吸引了來自本澳及內地36間大專院校、中學的廣泛參與,共徵集到265份充滿創意的參賽作品。是次比賽繼續以“醒著的歷史”為題,以此讓青年喚醒沉睡在血液中的歷史,敲醒中華文化的瑰麗大門,細品其中精髓之處,培養愛國情懷。青年,需銘記歷史,體會歷史,帶著前人的精神,喚醒往昔,坻壢前行。
     
    澳門學聯編輯委員會《澳門學生》主編蔡芊月強調,三行詩作為一種簡潔而富有表現力的文學形式,將自身豐富的情感凝練於短短三行文字中,是一場體會語言藝術、文學素養的有趣體驗。無論是文學創作的新手還是經驗豐富的詩人,比賽都歡迎同學們積極參與。不僅期待排列組合間能碰撞出不一樣的火花,更期待大家能體會到寫詩的快樂!往屆比賽評審甘遠來先生特別提到,活動很有意義,能激發歷史的活力,以及澳門的詩情;期待今年作品能看到本澳青年對於歷史的更深層次思考,而不是流於表面的口號。祝福今年三項詩比賽能再創佳績。
     
    該比賽分為三個組別,包括大專組、高中組和大專組,每個組別都設有豐富的獎項。參賽者需於2024年7月24日前報名並提交作品,比賽章程和報名表格可在澳門學聯官網查閱,查詢28365314鄺小姐。歡迎熱愛文學的人士以詩會友,透過詩歌展現中國五千年歷史的獨特魅力。
  • 5【活動推介】第三屆“醒着的歷史”——三行詩比賽

     

    第三屆“醒着的歷史”——三行詩比賽

    章程

    • 主辦單位:澳門中華學生聯合總會、澳門學聯編輯委員會

     

    • 資助單位:澳門基金會

     

    三、目的:

    中國歷史源遠流長,中華民族在創造燦爛中華文明的過程中,經過五千多年的錘鍊和洗禮,形成了具有強大生命力的歷史核心,中華民族精神影響著一代又一代澳門人。歷史如煙,終會隨風而逝;但留下的精神,卻會瀰漫心間。我們以“醒着的歷史”為題,旨在喚起青年了解中國歷史,培養愛國情懷。

    2024年是澳門回歸祖國25周年。25年來,澳門特區在“一國兩制”方針下,持續不斷綻放其璀璨的光芒,取得矚目成果。愛國愛澳是澳門全社會的核心價值,年輕一代對國家的認同感、歸屬感不斷增强。比賽期望從歷史角度、詩歌方式讓澳門青年一代述說其愛國愛澳之情,讓家國情懷、愛國精神得以薪火相傳。

     

    四、形式:三行詩創作比賽

     

    五、比賽主題:醒着的歷史

     

    六、參賽組別及對象(以2023/2024學年為基準):

    大專組:現就讀本澳高等院校的學生、現就讀外地高等院校的澳門學生

    高中組:現就讀於本澳高中一年級至高中三年級學生

    初中組:現就讀於本澳初中一年級至初中三年級學生

     

    七、報名期:即日起至2024年7月24日

     

    八、獎項:

    大專組、高中組、初中組各設有一等獎1名、二等獎3名、三等獎4名及優異獎5名,另設人氣獎1名。如參賽作品未達要求,將不設獎項。

    一等獎:獎金MOP800、獎狀乙紙

    二等獎:獎金MOP600、獎狀乙紙

    三等獎:獎金MOP400、獎狀乙紙

    優異獎:獎狀乙紙

    人氣獎:獎狀乙紙

     

    九、活動報名:

    方式一【線上報名】

    填妥報名表https://reurl.cc/vaEG9o並提交

    報名表QR-CODE

    註:請注意需要登入Google Form系統,以上傳學生證副本。另因Google Form的穩定數據收集功能,確保參加者的作品內容完整,避免出現格式錯誤。如無法登入,可採用方式二【電郵報名】進行。

     

    方式二【電郵報名】

    將填妥之報名表(含作品填寫欄)及學生證副本,電郵至[email protected],主旨請註明“第三屆三行詩比賽 –  參賽組別 –  參賽者姓名”。

    查詢 2836 5314(鄺小姐)

    第三屆“醒着的歷史”——三行詩比賽 – 章程

    第三屆“醒着的歷史”——三行詩比賽 – 報名表

  • 6【活動相片】第三屆“醒着的歷史”——三行詩比賽

  • 7【得獎作品】用詩歌連接過去與未來 //第三屆“醒着的歷史”——三行詩比賽

    由澳門中華學生聯合總會、澳門學聯編輯委員會主辦,澳門基金會資助的第三屆“醒着的歷史”——三行詩比賽已經完美落幕,現在,讓我們一同期待澳門學子們在詩歌創作中的更多精彩!

     

    在國慶75周年和澳門回歸25周年之際,學生詩作展愛國情懷,期待他們繼續為中華文化添彩。在本期中,首先將展示各組別的一等獎、二等獎、三等獎和人氣獎。而在下一期,將呈現各組別的優秀獎。活動籌委會精心設計的宣傳圖,旨在讓這些作品的展示更加生動,同時為得獎者提供了一份珍貴的紀念。敬請欣賞本屆比賽的得獎佳作!

     

     

    初中組 一等獎

    創作理念:

    這次三行詩的主題是「醒着的歷史」。我將「醒着」理解為一種清醒、堅定的狀態。歷史本身是源遠流長的,其遺物和痕跡都是客觀存在的。仍活著的人,可以看見歷史的存在,並延續其中的精神或意志,那麼這段歷史就是醒著的。

     

     

    初中組 二等獎

    創作理念:

    「新冠肺炎」是令人難以忘懷的一段特殊歷史。人人足不出戶,提心吊膽;店舖門可羅雀,百業蕭條,可謂是最艱難的時期,猶如經歷一場沒有硝煙的戰爭。然而,在祖國大地,總有人迎難而上,總有人挺身而出,總有人臨危受命,即使過去多少年,我們都不能忘記在黑暗時期中的白衣天使們!當人們心灰絕望之時,是他們承擔了所有。

     

    創作理念:

    蒼老的城牆佈滿青苔,彰顯了時光的流逝和歲月的沈重,就連飄過的風,都無法釋懷,帶著這份悲憤細訴著歷史的滄桑,而在歷史見證中留下了難以抹滅的痕跡,而這些痕跡拼湊出一個個先輩生命的足跡,人在歷史長河中艱難求存,無論如何掙扎,也只能默默承受著朝夕的煎熬,彷彿被命運牢牢地鎖住。

     

     

    創作理念:

    時間等待已久,因已結出塵埃,它落在死於戰場中的勇士,撫平沉重的眉眼,撫平猙獰的血痂。百姓頌唱英雄悲歌,將罪惡與正義說盡。陰陽兩隔下,血泪匯聚成海。直到若干年後的今天,隔著薄薄的玻璃,隔著厚厚的時間,人們駐足於此,把往事一讀再讀。跨越了千百年的對視,我看到那雙無形的眼眸——他在痛苦地掙扎;我聆聽歷史的訴說,他無聲,却震耳欲聾。我把溫熱的掌心貼上,貼著被隔開的那千百年,貼著從心底一路沸騰著竄至心口的熊熊烈火,在觸碰的一瞬間,便暈開汩汩的河流。那汩汩河流,是歷史的呐喊,是百姓的泪水,而那怎麽也流不盡的泪水告訴我,歷史,它不曾睡去。

     

     

     

     

    初中組 三等獎

    創作理念:

    《南京條約》是我國近代史上,與西方簽訂的第一個不平等條約,主要因林則徐虎門銷煙所引發。鴉片是英國人眼中的「黃金」,卻是毀掉國人的罪惡品,縱使被火燒掉,也對國人造成嚴重的影響﹕多少人因而家破人亡,前途盡毀!國人流下過一行行的眼淚,卻化成一行行的條約,彷彿這些條文就是用鴉片銷毀後的黑色遺物寫出來般淒涼。如今祖國富強,又恰逢雙慶之年,但國人應該立於當下,銘記歷史,才能開拓未來。

     

    創作理念:

    羌笛是秦漢時的樂器,而絲綢之路,是西漢時的重要政策。2013年,習近平主席倡導復興古絲綢之路及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祖國號召各國參與共建共同繁榮的世界,各國也渴望和平、共贏的國際藍圖得以實現,紛紛響應「一帶一路」政策,就好像回到兩千年前的西漢,祖國又再次吹響羌笛,世界各地的白鴿慕着和平之名都紛紛沿着一帶一路的路線,集結而來。期待能夠見證西漢時期的中外和平、繁榮盛世再現。

     

    創作理念:

    通過描繪翻閱古卷的場景,帶入一個充滿歷史沈澱和墨香的世界。字裡行間的塵封歲月,寓意著歷史的厚重與深遠,而墨香中的歷史徬彿在低語,則是對歷史生命力的形象描繪。波濤間的往昔,它輕輕拍岸如永夜的樂曲,醒著的歷史不息,是我對歷史長河中無數故事和記憶的想象與致敬。 我認為,歷史不僅是過去的事件和人物,更是一種精神和文化的傳承。通過文字,我們可以穿越時空,與歷史對話,感受那些曾經鮮活存在的生命和情感。引導他們去探索和發現那些隱藏在文字背後的故事和秘密。

     

    創作理念:

    “羌笛何須怨楊柳,春風不度玉門關”“羌笛梅花引,吳溪隴水情”“紅燭短時羌笛怨,清歌咽處蜀弦高”……古詩中的“羌笛”引起了我的注意。透過文字,我彷彿能聽到那笛聲,回到那場景——那可能是歷史中的一段特殊時刻,是一場悲壯的戰爭,或是一段孤寂的經歷。那其中,有汗有血,有眼淚有笑容,有功名成就也有家破人亡,有兄弟義氣也有兒女情長……這些歷史事件和人們的情思在詩人墨客的筆端成為一首首詩詞、一篇篇文章,猶如活生生的蟬被封印在琥珀中。然而,我們只要通過閱讀誦讀這些文字,就能與歷史連結,就能喚起琥珀中的蟬鳴,那些已遠去的聲音和記憶將被重新喚醒,那些被時間遺忘的故事和情感也將再次被聆聽和感知。我想,這就是文字的力量!

     

    初中組 優異獎

    《望廈傷痕》 鄧紫竹

    海風吹去列強的叫囂。

    血腥夾雜鹹腥,已結痂。

    舔舐傷痕,你會再生。

    創作理念:

    普濟禪院——《望廈條約》的簽訂處,其中有句話:「石桌、石凳保存至今,圓形石桌上留有一條界線,將桌子分成大小兩邊,既是當時中國和美國之間處於不平等位置的一個暗喻,更是國人心中的一道傷痕。」時間會不斷沖刷歷史,所以留下的傷痕可能不會那麼痛了。而我們之所以銘記那段屈辱的歷史,是因為不希望它再次發生。它帶來了腥風血雨,走時留下一片狼藉。我們從中吸取教訓,以此避免再次發生類似的事情。因此我們必須正視那觸目驚心的傷口,反覆查看、反覆反省。在這之後,「你」,即是澳門,亦是中國,定會「再生」。

     

    《南京》 陳裕霆

    遇難者,遭難者三十萬,

    一切,都化為這冰冷的數字。

    是嗎?我仍然聽得見那聲嘆息。

    創作理念:

    我們在學習歷史時,一般人往往容易把它當成是一條資料、一句話或一個數字來看待。“遇難者VICTIMS遭難者300000”是南京大屠殺紀念館牆上的一行字。“300000”只不過是一個由六個阿拉伯數字組合而成的冷靜的數字,似乎所有的生命損失、痛苦和絕望都能被簡化為了一個冷酷的數字。我常在想,這就是歷史嗎?當然不是! 儘管歷史需要用數字化的方式來表達,但事件的慘烈、實際的痛苦和悲劇的深度是數字無法傳達的,哪怕是千億分之一!這啟發了我對歷史學習的思考——歷史是有血肉的,她是醒著的!只消我們靠近她一點點,就能聽見她的心跳!

     

    《花》 錢蘊睿

    花香化成園丁的魂,澆溉著溫室裏的春泥。

    種出的花,被時代添了一抹亮眼的品紅。

    寄身在那漫天飛絮,便能看盡了長安花。

    創作理念:

    《花》這首作品創作的靈感來源於我日常生活中在社交平臺上偶然刷到關於中國歷史的短視頻。「花香化成園丁的魂,灌溉著溫室裏的春泥」表達的是對中國未來發展有偉大貢獻的「國之棟樑」們用自己的方式來「灌溉」我們這些「春泥」詩句裏的「魂」指的是現代的和已經離開人世的「園丁」們;第二句中「被時代添了一抹亮眼的品紅。」指的是後代不僅傳承了「園丁」們的文化精神,還在世界各地發揚中國文化,就像是在「園丁」種出的「花」中添了一抹亮眼的品紅 ;第三句「寄身在那漫天飛絮」「飛絮」指的是「園丁」留給後代的精神、文化……「長安花」代表了過往中國五千年歷史經歷的各種風雨腥戰後「開出」了朵朵「長安花」而我們身處在科技發達,還出現了AI,智慧手機,互聯網等等一系列充滿著「科技與狠活」的時代,那如果「寄身在那漫天飛絮」我們便能看盡「長安花」了。

     

    《一路繁花》 黃道乾

    鏡子裏,身後的長路

    鋪滿腳印

    紅日下,五千個春秋在綻放”

    創作理念:

    唐太宗曾經說過:“以古為鏡,可以知興替”,歷史就如一面鏡子,讓我們看清過往,展望明天的紅日。中華文明有著長達五千年的悠久歷史和深厚底蘊,在這條時光長路上,一代代中華兒女留下了他們的足跡,這些足跡像朵朵鮮花,為中華文明增添絢麗的色彩。本詩以五千年中華文明為題材,講述歷史對於當下與未來的意義,更希望引領青年為傳承與發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貢獻力量。

     

    《回音》 趙敏怡

    生物體死後,軟質腐敗,骨骼留存。

    博物館中的化石被圍欄護起,

    身體前傾,靠近,傾聽歲月的回音。

    創作理念:

    歷史只發生在過去,而歷史的留存需要一些介質。有的是真實存在的物質,有的是抽象的精神象徵。 歷史這個概念體現於時間的流動,我們迎接一代代的新生與死亡,則是時間的具現。 從侏羅紀到現代社會那麼悠長的歲月之中,不曾改變的是我們所居住的這一顆蔚藍星球,它本身就是一本活著的史書。化石代替文字記錄史實,當我們越過圍欄望向博物館中矗立的骨骼,跨越是萬年的光景,請靜心聆聽歷史的回音。

     

    高中組 一等獎

    創作理念:

    中國在五千年歷史的長河中,遭受了多次戰火的荼毒,例如我們永不能忘卻的南京大屠殺,中國歷經磨難,經過五千年歷史的洗禮,十多億人口終將在無聲中突圍,因為國家的本質和內涵在於人民,即管是被人看不起的農民,也會用養育子民的小麥,踩碎懷疑和偏見,用團結之火與屈辱抗爭,中國的人民有著長河奔湧、綿延不絕的精神力量,定能在一條無窮之路上綻放光彩。我們這一代青年任重而道遠,肩上擔著中華民族復興的重任,定會以青春編織我國的繁榮昌盛,讓五星紅旗迎風飄揚,心中銘記千年歷史的同時,既要未雨網繆,且飲水思源,用心中平凡的小麥宣告世界:先飛的鳥,也許飛得更遠,但遲開的花,也會光彩奪目般綻放!

     

     

     

     

    高中組 二等獎

    創作理念:

    “逐日”用了誇父追日的典故,太陽東升西落,所以“逐日”代表向西,“他們”代表西方國家,“我們”代表在東方的中國。“日”有兩層含義,一是“日不落帝國”,代表西方殖民主義國家過去的榮耀,他們看著一頁頁曆史沉浸在過去的輝煌,仍在競相爭奪世界霸主;而我們從一頁頁曆史中學習並提升自我,銘記曆史,不忘使命。二是代表西方國家所奉行為世界主流的資本主義,中國吸取了晚清和蘇聯的教訓,堅定的走向了與資本主義相違背的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道路,此為“逆光而行”。

     

    創作理念:

    青春奮鬥的年紀,也是對愛懵懂的年紀。在最活力的時期,留下最美好的回憶。但是任然許多的少年不懂得如何處理這些情感,做出傷害自己,耽誤學業的事情。我們要珍惜青春的美好年華,摒棄不好的愛情,像蜻蜓自由飛翔在這個世界上,為自身奮鬥的青春才是最燿眼的,不要被對方一時上頭的承諾深陷其中,被抛棄后傷痛不已,最終傷害自己。我們每個人都應該學會自愛和自尊,堅信自己的能力和價值。只有這樣,我們才能擁有真正健康的愛情關係。我們要害怕面對失望和傷痛。請記住,愛情不應該成為我們傷害自己的理由,而是讓我們更好地理解自己和他人的機會。在這個青春奮鬥的年紀,讓我們以正確的心態對待愛情。讓我們成為自己生活的主角,為自己的夢想而奮鬥,所以我做了這首三行詩。

     

    創作理念:

    “歷史是過去傳到將來的回聲,是將來對過去的反映。”醒著的歷史,也許是那份不滅的信仰,也許是英烈的墓碑,也許是歷代傳承的書法。“歷史若不照亮未來,人類將會在黑暗中徘徊。”一代人有一代人的使命,在風雨飄搖的曾經,那幫和我們一樣的青年人毅然選擇為國發聲,而我們這一代在岸上、在紅旗下、在春風裡看著那些曾經的苦難匯入時代的洪流奔流不息,如點點星光照亮我們的路,是守護,亦是指引。 時代會卷來新的浪潮,帶來新的挑戰與機遇。 我們身為新青年更要以史為鑒,奮發圖強,開創未來。

     

     

     

     

    高中組 三等獎

    創作理念:

    在創作這首詩時,我秉持著對歷史的尊重與反思,以及對未來的無限憧憬。我試圖通過“散落的碎片”這一意象,勾勒出歷史的滄桑與破碎,同時以“千年星星之火”為線索,串聯起那些在歷史長河中永不熄滅的希望與光芒。 “死灰復燃”不僅是對歷史傷痛的修復,更是對民族精神的喚醒與重振。在“欲啄百年侵略殘骸修補破鏡”的過程中,我深刻感受到了一種不屈不撓、勇往直前的力量。這種力量促使我“轉念”,從過去的束縛中解脫出來,勇敢地“丟舊鏡”,去“鑄不朽新鏡”。 最終,我希望這首詩能夠像“可以燎原”的火焰一樣,點燃人們心中的希望與激情,讓那火勢越來越旺,照亮我們前行的道路,引領我們走向一個更加光明的未來。

     

    創作理念:

    《滂沱》這首詩是在下雨天時創作的,從古至今雨水都被比喻成許多情感,而我在此詩想表達的是美好。正所謂「雨後有彩虹」,回歸前澳門社會動蕩不安,經濟不穩定,但誰又真正預言到未來發展會如何?每個人的人生就像澳門發展,而澳門發展就像國家歷史!所以說人生和澳門就是一首待寫的詩。澳門迎來回歸後,25年間持續不斷綻放耀眼光彩,我歷歷在目的有「1+4產業發展」、「二五」規劃、《粵港澳大灣區發展規劃》、「兩岸三地」等。時間如流水潺潺,歲月如梭,追遡探索事物的由來和根源;聚攏了華夏文明的結晶和歷史;衝刷、錘鍊和洗禮五千多年的經歷,塑造燦爛輝煌的未來!

     

    創作理念:

    商周時期的占卜會將其占卜的時間、人物、問題和應驗結果契刻在甲骨上,成為「卜辭」,最後在刻字上填色。 當中,甲骨上的「卜兆」是占卜者判斷吉凶和預測未來的依據。詩中出現的「讀者」,是占卜者,同時亦是整個「卜兆」過程中的解讀者。 而未來的走向和吉凶,最終的結果,在於手心所研磨的赭石當中推瀾而出的記憶——醒著的歷史。

     

    創作理念:

    這首詩揭示那些在歷史長河中被遺忘的個體。他們或許曾為國家立下赫赫戰功,或許曾為社會作出巨大貢獻,但隨著時間的流逝,他們的名字和事跡逐漸被淡忘。這首詩不僅是對他們個人的緬懷,更是對國家歷史的反思,提醒我們要銘記歷史,不忘先人的付出,珍惜當下的和平與繁榮。

     

    高中組 優異獎

    《文心賦中華》 魏伽芹

    取之於民,微末間燃起星火

    展之於旗,殷紅中築起長城

    達之於世,資本內獨創共產

    創作理念:

    我們說著漢語,用著漢字,過著春節,有著和其他國家迴然不同的文化生存方式。在幾千年前我們的祖先為了讓我們民族、文化、血脈發揚壯大,選擇了組成一個國家,作為讓我們中華文明持續壯大的基礎。與之相比,那些沒有選擇組成國家的文明族群,在數千年的文明發展歷程之下多數都被消滅了,又或者是被其他文明種族吃掉了,因此我們說我們愛國其實並不是愛一個國家的名字,而是對自身文化內核的尊重。

     

    《醒著的歷史》 韋綺婷

    流淌了五千年的龍吟曾像困獸般,

    囚禁如今,

    扶搖直上,化為甘霖

    創作理念:

    1.中華上下五千年的文化。龍是中華人民心中的一個圖騰,人們也稱自己為龍的傳人,根據中國歷史,將龍吟當作華夏流淌的歷史長河來描寫

     

    2.在清朝末年民國時期,中國是處於低谷、被打壓的狀態,就像被囚禁的困獸一般,不只是政治經濟上的牢籠,還有精神上的封建牢籠。同時也可指澳門被葡萄牙殖民的歷史。

     

    3.如今,對應人民的精神解放,描述祖國的繁榮發展和澳門回歸後的盛況。

     

    《相依》 鄭佳華

    腳步聲在心臟蔓延,頻頻響應

    凝望,直至——抵達掌紋的深刻。

    萬物流動,以那廿一克的聲調。

    創作理念:

    歷史的居住地為心臟,那造出的血液在全身流淌。若凝望那偉大的歷史,會發現她孕育著恆古至今的生命,她的靈魂正指引著萬物前行的方向。

     

    《歷史的獨白》 官婉怡

    去寫那無聲的震耳欲聾之故事

    信手寥寥幾筆的觸目驚心,寫下

    它便永無鼾聲。

    創作理念:

    首句的「故事」意為有情節的事情,也可指歷史。而歷史正正是「無聲」而又「震耳欲聾」的。我在創作時想的是當天災、戰爭等發生時,於遇難者而言是「震耳欲聾」的。但對彷彿在另一個世界的旁觀者來說,只是報章上無聲的文字,對後世瞭解歷史的人而言更是如此。次句講述了史官、寫歷史之人的視角。尾句的「永無鼾聲」與首句的「無聲」形成了首尾呼應。歷史永無鼾聲,永不睡去,永遠醒著。

     

    《醒著的歷史》 關詩詠

    澳海環輝耀古今,

    青年心中激情澎湃。

    愛國情懷家國永在。

    創作理念:

    這首三行詩以「醒着的歷史」為主題,從歷史的角度啟發澳門青年對家國的熱愛和愛國精神的重要性。透過簡潔而深刻的文字,表達出家國情懷的珍貴價值,並期望可以激勵青年一代將這份情感薪火相傳,為澳門的繁榮和發展做出貢獻。在這首詩中,首句「澳海環輝耀古今」以澳門璀璨的海岸線作為象徵,呼應著澳門悠久的歷史和文化底蘊。「環輝」不指是代表著海的閃耀光芒,更隱喻著歷史的璀璨輝煌,寓意著澳門成為一個承載歷史記憶的城市,歷史的光輝在現今時代依然熠熠生輝。第二句「青年心中激情澎湃」表達了澳門青年對家國的熱愛和熱情。青年代表著國家的未來,他們的激情澎湃象徵著對於家國的熱愛和對於未來的無限期待。澎湃的激情就是激勵他們為家國付出努力,為實現民族振興而奮鬥的動力源泉。最後一句「愛國情懷家國永在」凸顯出愛國情懷對於青年一代的重要性。愛國情懷是一種貫穿心靈的情感,是對於家國的忠誠和熱愛。這份情懷讓青年意識到自己肩負的責任和使命,讓他們瞭解到只有熱愛家國、奮鬥拼搏,才能實現自身價值和為國家貢獻力量。這首詩的創作理念在於通過簡短而有力的文字,令青年對於家國情懷和愛國精神的思考,激勵他們繼承和發揚愛國愛澳的優良傳統,為澳門的繁榮和發展注入新的活力。希望這首詩能夠成為一種激勵,引導青年一代將愛國情懷融入自己的成長和奮鬥之中,共同實現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而努力奮鬥。

     

    《一場星空》 王焯文

    把沉重的呼吸埋在紅土裏

    讓掛起的星告別長夜

    可是,流星又帶著誰的夢

    創作理念:

    「今人不見古時月,今月曾經照古人。」 我沒有看過1949和1999的五星紅旗。但我想知在不同時代下,人看見國旗的時候在想什麼。短暫的一生又帶着怎樣偉大的夢想?

     

    《蓮花.綻放》 郭芷璿

    一橋之隔的萬家燈火照亮了東方拉斯維加斯,

    四百多年來數不勝數的文化在濠鏡的大地上紮根滋長,

    在波濤洶湧的珠江旁孕育出金黃色的蓮花。

    創作理念:

    俗語說「蓮花一身是寶」,歌唱着生活的瑰麗,我對它的喜愛之情油然而生。24年前,澳門回歸祖國,象徵着一個嶄新的篇章,照亮了前路的迷茫。自此,澳門每一步發展,都傾注了全國人民的深切關懷,「一國兩制」的實行使蓮花綻放得更為絢麗。它的花瓣名為科技,打造一個國際創新中心,數百間重點公司共肩重任;它的花瓣名為冒險,讓我們用汗水譜寫出屬於新時代的動人故事;它的花瓣名為純淨,四處彌漫大自然的氛圍,現代潮流與古代經典在這裏交織纏繞。現在,澳門配合國家的高速發展,加入粵港澳大灣區的一分子,更注重發展琴澳深合區,將在新的貿易平台發揚光大。濠江小城這股新力量的注入,在浩瀚的南海中添上點點星光,一個個創新的機遇翩翩起舞。

     

    大專組 一等獎

    創作理念:

    2024年六月,又一位中國大陸地區登記在冊的日軍「慰安婦」制度受害幸存者離世。經上師大慰安婦研究中心調查確認,如今僅剩7人。

    首詩句是寫在手機看到這個消息的時候。第二句的「可視」與「不可視」,前者是能用肉眼看見在世的人的生活(電影《三十三》和《二十二》);後者是指過去的悲痛。而我們在兩者「之間」去認識歷史,看不見的不代表不存在。尾句的「時針」,意味時間一直流逝,但依然在「海水」(人海)中被記住。

    淤青或許會隨著時間的流逝而消失,但暴力留下的傷痕不會。在戰爭受到凌辱的婦女們,是戰爭性暴力的受害者。

     

     

     

     

    大專組 二等獎

    創作理念:

    數次登臨松山,山巔的燈塔和炮台矗立許久,守護著整片海域,腳下的填海區已有百年歷史,老街古巷和繁華煙火一同編織綺夢。風從數個朝代吹來,將澳門雕琢成不同的模樣,眺望遠方,祖國永遠如母親般用最溫暖包容的雙眼凝視著南海之濱的孩子。

    在遠行與回歸的迢迢路途上有太多故事值得銘記,作為最早被納入世界網路的中國城市,澳門不論是在中國五千年文明史上還是在全球史版圖中,皆具備重要的海洋價值和樣本意義。島上有無數假菩提古樹,其東西方交融的曆史也孕育著參天古樹,似一個個錨點成為中華歲月長河中的轉捩。隨著兩岸交往愈發密切,在時代浪潮裡迷茫失措的行者將被濠海之上的星火繁光所指引、渡心渡己,獲得更大的歸屬感,找到嚮往之方向。

     

    創作理念:

    這首詩試圖捕捉澳門與中國豐富歷史的精神和情感聯繫,並表達對祖國的深厚情感。以下是對每行的詳細解釋:澳門海風吹古語,千年歷史在石街說。第一行描繪了澳門的自然景觀和其歷史環境的結合。海風代表澳門的地理特徵,而「古語」暗示了澳門豐富的歷史和文化遺產。這裡的「石街」指的是澳門的歷史老街,如大三巴牌坊周圍的石路,這些地方承載著澳門多元文化和中西合璧的歷史。 根深蒂固,連接昨與明的橋。第二行強調了澳門與中國之間深厚的歷史和文化連結。這不僅是指地理上的連接,也是時間上的延續──從過去到未來。這裡的「橋」比喻了澳門在連結過去與未來中所扮演的角色,同時也像徵著澳門在「一國兩制」政策下,作為中西文化交流的橋樑。晨霧中,祖國的形象逐漸清晰。最後一行描繪了一幅晨曦中,隨著晨霧散去,祖國形象逐漸清晰的畫面。這象徵著隨著時間的推移和更深入的歷史理解,澳門人民對其祖國—中國的認同感和愛國情懷逐漸增強。這也反映了澳門回歸祖國後,人民對國家認同的覺醒與深化。這首詩的目的是喚起年輕一代對澳門及其與中國聯繫的歷史的興趣和尊重,進一步培養他們的愛國情感。

     

    創作理念:

    寫詩需有情,有情才會有提筆寫詩的念頭,不然就是強寫。如果情濃了,這情就增強為激情,有激情時,詩就非寫不可了。詩又該是歌,是歌就有一定的節奏和旋律。以節奏和旋律為基本邏輯,詩表面上的亂就可以得到收束。詩無所不寫。

     

     

     

     

    大專組 三等獎

    創作理念:

    這首詩以精煉的筆觸描繪了澳門回歸中國二十五年來的歷史變遷與美好願景。首句“古卷綻墨香,歷史醒于世”象徵古老文化的延續,喚醒對歷史的記憶。次句“濠江輕語廿五載,夢繫中華情深”描繪了回歸後的繁榮穩定,強調澳門與祖國深厚的情感聯繫。  “濠畔躍龍影”以比喻描寫了澳門的發展活力,象徵經濟和文化的繁榮,預示光明前景。最後一句“未來錦繡新篇”表達對未來的期盼,寄望澳門在新的歷史篇章中繼續繁榮昌盛。  整首詩既讚頌了歷史,又展望了未來,是對澳門深情的祝福。

     

    創作理念:

    “芙蕖”是蓮花的雅稱,而蓮花是澳門的象徵,代表了澳門的自然美和文化特色,正如澳門的世界文化遺產和歷史建築,展現了其獨特的魅力。“曲徑”反映了澳門在發展過程中的挑戰和探索,澳門成功地將其轉化為獨特的旅遊資源,促進了經濟的多元化。“月光傾”和“月光 灑落眼眸深情”則看作是國家對澳門的支持和深情關懷,如同月光般溫暖和照亮前行的道路。“擦拭心頭種種憂”則是對澳門未來發展的美好祝願,希望澳門能夠克服一切困難,實現更加繁榮和和諧的未來。

    這首詩通過夜晚的靜謐景象,傳達了內心的寧靜和對美好生活的嚮往。月光的光輝灑落在人們的心上,照亮了希望,也撫慰了憂愁,寄託了我對澳門特區和國家美好發展的祝願。

     

    創作理念:

    這首詩表達了對澳門回歸祖國的喜悅,以及對台灣早日回歸的深切期待。詩中既描繪了祖國母親對華夏子孫深沉的愛,也描繪了遊子對家園的深厚歸屬感。無論歷史如何曲折紛擾,祖國母親始終以無私的愛護和關懷,深情呼喚著流落在外的兒女。自1999年澳門回歸以來,澳門這片土地在祖國的照料下重新煥發活力,成為穩定繁榮的象徵。今年是澳門回歸25周年,我們共同見證了澳門在祖國母親關愛下的成長與繁榮,我們亦對兩岸統一的美好願景充滿信心。

     

    創作理念:

    首先借用了陶淵明《歸去來兮辭》的熹微,形容陽光不強,既是表現中國共產黨從微弱的光芒中繼往開來,揚帆起航,也是黨代表希望的開始,遠方的太陽是現在美好的時代,也是未來更好的時代,生於英雄照耀下的大地,既是我們現在是過去偉人所創造的,也是現在各位英雄的默默付出,而我們則是被保護成長,不負背後炙熱的目光,這個目光既是家人對於孩子的希望,也是民族的希望,國家的希望,而「光」則代表了希望與榮耀!

     

    大專組 優異獎

    《虎門懷古》 梁國邦

    獅睡虎門夢煙銷

    未曉•苦盼長宵

    寄望那少年舞獅揚華年

    創作理念:

    清末時期的中國國力衰弱,被拿破崙比喻為「沉睡的獅子」。「夢煙銷」表達了虎門銷煙事件及後引發的鴉片戰爭,曾令當時中國人自強的希望和夢想如煙霧般消散。「未曉」表示黎明尚未到來,象徵著中國尚未覺醒,仍處於黑暗之中。「苦盼長宵」則表達了這頭睡獅在漫長黑夜中的期待與煎熬,中國人民渴望光明與覺醒,等待中充滿了無奈與希望。「少年舞獅揚華年」則象徵新一代年輕人,他們帶著希望和活力,喚醒沉睡的中國,也喻意這頭睡獅終將變成舞獅少年頭上的醒獅。象徵著中國的重新崛起全賴我們這群肩負歷史重任的少年。嶺南舞獅亦是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發揚於廣佛地區,也是當年虎門銷煙的地方,帶出時空的關連性。

     

    《情信》 褚原翎

    匕首揮舞著,要逼敵人出心間血

    亡國滅種之禍時,

    勞卿顧好老幼,勿念。

    創作理念:

    暑假去上海旅游時,誤打誤撞進了四行倉庫,在參觀展館時,我注意到蔣中正有一封演講稿被銘刻在墻上:“總之,政府對於盧溝橋事件,已確定一貫的方針和立場,且必以全力固守這個立場……如果戰端一開,那就是地無分南北,年無分老幼,無論何人,皆有守土抗戰之責,皆應抱定犧牲一切之決心!”七七事變是中華民族全民抗戰的起點,而四行倉庫則紀念的是謝晉元團長曾率領“八百孤軍”在此與日軍作戰一事。我 注意到,不僅是謝晉元團長的遺書得以展示,展館中也屢次有描述軍人打仗之前寫遺書的雕塑,由此便有了此詩的靈感。匕首的意象,作為一種象徵,不僅預示著戰場的緊張與残酷,“匕”一撇出一點就是“七”的 字形,更提醒我們“七”字背後的沉重歷史以及對於和平的珍視。“情信”之題既有呼應寫給妻子之信的行為,也有表述守衛土地、保家衛國之真情。此便為我的創作理念。

     

    《一顆愛國心》 蘇文康

    朝出夕入,瞬眼銀禧。

    雲來風去,日昌月盛。

    目合心開,愛國如初。

    創作理念:

    澳門回歸廿五年,在國家的帶領下,社會越來越昌盛,人們積極上班,每天日出前就出門,到日落才歸家,大家都懷著一顆愛國的心,感恩所有。

     

    《歷史的日夜之歌》 陳嘉頴

    醒著的歷史,石板上的淚;

    白晝痕跡,夜幕故事;

    日夜交錯,永恆的證詞。

    創作理念:

    歷史具有持續性與變遷性,通過日夜交替的手法來表達歷史的永恆性。歷史不僅僅是過去的記錄,而是活生生的存在,時刻影響著我們的現在與未來。石板上的淚象徵那些刻骨銘心的歷史事件和人物,這些痕跡如淚水般深深刻印,永不磨滅。白晝象徵光明與希望,代表歷史中積極進取的時期;夜幕象徵沉靜與反思,代表歷史中的挑戰與變革。白晝留下的痕跡與夜幕中的故事共同構成了歷史的全貌,展示歷史的多樣性與複雜性。日夜交替象徵時間的流逝與歷史的延續,無論光明或黑暗,歷史不斷書寫新的篇章。無論時代如何變遷,歷史的證詞將永遠存在,成為我們理解過去、面對未來的重要依據。希望使讀者認識到歷史的價值與意義,是我們理解現在、展望未來的重要資源。

     

    《詩言情,中國夢》 陳子明

    一期榮華,百年變局

    在那是晴是雨的史詩時節當中

    喜見飛熊入夢

    創作理念:

    千年中華,歷經史書中的風風雨雨,迎來百年未有之大變局。百年歷史當中,有起有落,如史詩如山河般壯麗。在這乘風而起,萌發中國夢之際,願得如當年飛熊助文王,讓我大中華揚帆起航,至於千里。

     

     

     

    《南音》 施雲

    後天

    誰將手捧黑沙

    燃熄蓮花葉尖的晚唐?”

    創作理念:

    蓮花是澳門市花,澳門有蓮花山、蓮花街、連峰街,這些命名在中西文化中自有其深厚的歷史淵源,從南方漁村發展到國際都市,澳門風姿綽約如盛世白蓮。在這繁榮氣象的身後,是神秘迷人的天然浴場黑紗海灘。島嶼是城市的前世,可能也是人類的未來。多年以後,當我們或我們的後代回望歷史,最美的時光除了燦然盛世,意興闌珊也能構成一種韻致和神采。醒著的歷史應該是多聲部的,如穆旦寫道“像季節燃起花朵又把它吹熄”,花開花落本是平常事,但“季節”是有力量的。同樣地,黑沙也是有力量的,它能滅火,也具備顛覆力,這大概就是澳門這座城市的精神魅力。

     

    人氣獎

    創作理念:

    以時間洪流體現了中華文明歷經滄桑滾滾而來,聳立不倒,保持生生不息的特質,見證了中華民族的興衰榮辱,凝聚了幾千年的智慧和文化。並歌頌前賢功業的光輝耀眼,將先賢的成就比喻為繁星閃爍,表達了對前人智慧和貢獻的崇敬,歌頌前人的不朽成就。他們的成就和貢獻不僅影響中華文明,也照耀著世界,成為人類文明的閃耀明燈。同時,用巨匠精神如長河不息來比喻先賢們的精神遺產如流水般永續流傳,有如丹桂常青般永不凋零,突出了中華文化積累的深厚底蘊和源遠流長的精神傳統,如同澎湃的長江,滋養著後世的文化薪火相傳,傳遞後代應當繼承和發揚這份精神財富。以中華文明的博大精深、英才輩出、薪火相傳的特質,體現出中華民族的根基 ,值得我們藉此追溯和弘揚,呈現一幅波瀾壯闊的中華文明畫卷。

     

     

    本次賽事讓同學們深刻感受到了詩句的力量

    願大家銘記歷史

    成為歷史的傳承者

    用心靈去傳遞歷史的火炬

     

  • 8【活動回顧】“靈光一閃”三行詩的美妙體驗 // 第三屆“醒着的歷史”——三行詩比賽

    第三屆“醒著的歷史”三行詩賽圓滿落幕,逾200名學生踴躍參賽。9月28日,頒獎典禮在澳門學聯辦事處舉行。三行詩以其簡潔有力的表達,讓學生們抒發了內心情感。今年,國慶75周年和澳門回歸25周年成為創作靈感,激發了學生們的愛國心。期待新一代在文學道路上持續前行,推動中華文化的傳承與發展,感謝社會各界的鼎力支持。

     

    在細細品味獲獎作品後,不妨回顧評審楊穎虹女士在頒獎典禮上對“三行詩”魅力的深入解讀:

    “三行詩”不過幾十字,看起來不難,但評起來又好像不易,本屆評判分別來自文學界、新聞界和教育界,大家對美的判斷略有不同,故賽果的分歧也多,以下,我嘗試綜合各人的意見,多角度、多層次地分析本屆作品,和讀者一起從“醒着的歷史”中探求中華文明的影響力:

     

    首先,從三行詩的形體上思考:

     

    1. “三行詩要不要限字數?”學術上,三行詩以20字為限。為什麼學聯要辦一個“三行詩比賽”而非”廿行”或是”一百行”的詩歌比賽?因為評判懶?因為怕你們覺得太難?非也。要用那麼少的字去表達那麼長的歷史,肯定是有難度的,所以有不少同學要在一行中加長書寫,務求要把廿行的文字堆在三行裏邊,然而,要用那麼多字去書寫,就失去三行詩的精髓。詩之所以妙,在其語言簡練,更在其無拘無束,意象萬千。遊走在“有限”和“無限”之間的奇妙感覺,又以“三行詩”的“靈光一閃”感覺最為極緻。詩人徐英才在其著作《中國三行詩理論與技巧》中寫到:三行詩的特質是最細小又最完整;最凝練又最具繁衍性;最穩定但又最具靈活性。硬把多行的字數堆在三行中,只會證明作者功力不足。

     

    1. 簡單、明快、字數少,寫個口號或古詩吧!”這樣的參賽作品的確多,口號和古詩若是內容好並無不可,但根據三行詩“最穩定但又最具靈活性”的特質,口號和古詩在形體上字數相同,結構千篇一律,便失之靈活性。如何做到字數和句法恰到好處?我們以大學組的作品為例吧:

    大家更喜歡哪首呢?《引渡》好的請舉手,認為《永遠的瘀青》較好的呢?沒有最好,只有最喜歡。兩詩的文詞意象俱佳,我覺得《引渡》意象看似更豐富,但《永遠的瘀青》文字則更為凝練,兩者各有千秋,評判這時候就傷腦筋了。

     

    從內容上,一首好詩要能做感性、智性與神性相結合。

     

    1. 感性即有充沛的個人情感,做到文字飽含體溫和氣息,這方面,評判團覺得初中組文字簡單,情感更為真摰,這可能是因為有老師的指導,也可能是赤子之心更為簡單純粹之故;高中方面文字技巧較弱;而大學組文字運用看似很高深,但卻不夠簡約,流於人云亦云,情感不夠豐盈。

     

    1. 若只有感性而沒有智性,即缺乏理性思維,作品缺乏常理或主題認知不足,文字再美也不屬佳品,這情況更多地出現在追求意象高深,但忘記主題思想的參賽者中。

     

    1. 所謂神性,就是渾然天成,像閃光的天份或是智慧的融會。評判普遍覺得參賽作品解釋的文字比詩的主體要清晰、明確、有意思,但詩若要依靠解說才能自圓其說就不自然了,那會失去渾然天成的美感。

     

    以下,我們一起品味初中組的作品:

    你更喜歡哪首呢?感性上,我個人較喜歡《新冠》,因為這是我們共同經歷的歲月,比較容易引起共鳴,然而仔細想想,這詩若沒有註解,中華文明的意象便不夠明顯,故在智性和神性方面就失真了,故評判團經過多番討論,仍然把勝方判給了《存在》。

     

    評判團認為初中組整體水平超卓,這應該和老師認真指導有關,在此對輔導老師的努力致敬,期望老師們的點撥讓孩子感受到以詩紀錄人生,表達情感的美好。

     

    作為評委,我們各自都有主觀的審美和靈性追求,喜好也不盡相同,分歧是肯定有的,你們剛才一起評過也感受到吧?但艱難的是,比賽卻必須要定出勝負來。我們很難定論得第一的就是最好,是故比賽的意義不在結果,而在過程,諸如動筆創作一刻的自我閃耀,以及巧遇知己時的惺惺相惜。期望同學們能夠享受詩給我們的美好,而不是享受得獎一刻的光榮。對本屆有作品為了爭取佳績而涉嫌抄襲,造成和網上作品重複率極高的情況,評判團表示遺憾,並對此情況絕不枯息。

     

    最後,感謝同學們讓我們已經有一定年紀的評判重新審視青春的認知,而我們也在當中找到各自喜歡的三行詩。期望同學們比賽過後,可以認真閱讀得獎作品,找尋自己喜歡的詩文,一起感受中華文明凝聚三行詩那“靈光一閃”的震撼和驚喜!

     

    評審代表  楊穎虹於2024年9月28日頒獎典禮上

     

     

    相信評審的細緻分析對每位參賽者都極具參考價值,也希望同學們能在此平臺上創作出更多佳作。若想回顧活動的精彩瞬間,歡迎查看澳門學聯官網(https://aecm.org.mo)瀏覽照片。衷心感謝每一位參與者,你們的詩歌是獻給祖國文化的美好禮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