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學生:父母自身滿意度差

WechatIMG1

學聯、青年研究協會昨發佈“澳門中學生親子關係調查研究報告”。發現近六成受訪中學生認為與父母的關係“非常好”“比較好”;近七成人生活在雙職家庭,父母輪班工作影響親子關係不明顯。但在受訪者眼中,父母對自身的滿意度、信心度不佳,受訪中學生也較少主動關心父母。
輪班制影響不明顯
學聯副理事長黃倩玲、時事關注委員會副主任鍾嘉怡、時事分析員梁思雅,昨日下午四時於學聯青莘交流站公佈調查結果。

為了解本澳中學生親子關係現況,為改善、鞏固家庭親子關係及良性發展提供參考,研究人員今年三至五月以問卷調查方式,向本澳十六所學校派發問卷,予中學生不記名填寫,收回有效問卷八百八十一份

  
調查顯示,中學生對父母與自身關係的整體評價較好,近六成受訪者認為與父母關係“非常好”“比較好”,約三分之一人覺得“一般”,僅百分之六的受訪者表示“比較差”“非常差”。半數以上受訪者每天與父母相處和溝通的時間超過一小時,近四成人每天與父母相處和溝通的時間在一小時以內,約一成受訪學生幾乎與父母沒有溝通和交流。家中是中學生與父母溝通的最主要場合,九成三人與父母的主要溝通方式為當面傾談,電話、短訊或通訊軟件也是現時親子溝通的主要方式。另一方面,七成受訪中學生生活在雙職家庭,其中至少近半數父母需要輪班工作。調查結果反映輪班工作對親子關係有一定負面影響,但不明顯。
犯錯父母少“引導”
值得關注的是,在受訪學生眼中,父母對自身滿意度信心度不佳。過半受訪者表示,父母對自己“很少”“從不”充滿信心,選擇“經常”的受訪者不到兩成,三分一受訪者只“偶爾”感受到父母對自己的滿意和信心。此外,在學生犯錯時,父母能正確引導的總體情況較差,僅兩成受訪者表示父母能“經常”為其提供正確引導,約三分之一受訪者選擇“偶爾”,四成半受訪者選擇“從不”
同時,中學生主動關心父母的總體情形也較差。調查顯示近六成受訪者“很少”“從不”主動關心父母,三成受訪者“偶爾”主動關心父母,僅一成受訪者“經常”關心父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