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推出內容
‧推出內容如下 (紅色字體表示已推出):
1.鴉片戰爭
2.太平天國運動 3.洋務運動 4.甲午戰爭 5.戊戌變法 6.義和團運動 7.辛亥革命 8.中華民國 9.中華帝國 10.第一次世界大戰 11.新文化運動 12.護法運動 13.十月革命 14.馬克思列寧主義 15.五四運動 16.中國共產黨成立 17.國共第一次合作 18.黃埔軍校 19.省港大罷工 20.孫中山病逝 21.北伐戰爭 22.四‧一二事變 23.南昌起義 24.八七會議 25.三灣改編 26.井岡山革命根據地 27.古田會議 28.中華蘇維埃共和國 29.九一八事變 30.中央紅軍長征 31.遵義會議 32.一二‧九運動 33.西安事變 34.第二次世界大戰 35.抗日戰爭 36.盧溝橋事變 37.洛川會議 38.南京大屠殺 39.論持久戰 40.國共第二次合作 41.平型關大捷 42.百團大戰 43.《聯合國家宣言》 44.“三光”政策 45.狼牙山五壯士 46.整風運動 47.開羅宣言 48.雙十協定 49.解放戰爭 50.澳門關閘事件 51.開國大典 52.抗美援朝 53.澳門學生統一戰線 54.西藏和平解放 55.土地制度改革 56.第一個五年計劃 57.第一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 58.中印邊境戰爭 59.四個現代化 60.兩彈一星 61.澳門一二‧三事件 62.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加入聯合國 63.中美建交 64.毛澤東思想 65.中國共產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 66.改革開放 67.“一國兩制”方針 68.中英聯合聲明 69.中葡聯合聲明 70.鄧小平南方談話 71.鄧小平理論 72.香港回歸 73.澳門回歸 74.西部大開發 75. 中國加入世界貿易組織 76.九二共識 77.三個代表 78.科學發展觀 79.五位一體 80.內地與港澳建立更緊密經貿關係的安排 81.《告台灣同胞書》 82.北京奧運會 83.上海世博會 84.中華人民共和國澳門特別行政區維護國家安全法 85.偉大復興的中國夢 86.脫貧攻堅戰 87.洪安新區 88.一帶一路 89.粵港澳大灣區 90. “四個全面”戰略佈局 91.四個意識、四個自信、兩個維護 92.澳門大學橫琴校區 93.港珠澳大橋建成通車 94.人類命運共同體 95. 兩個百年 96.香港“修例風波” 97.中華人民共和國香港特別行政區維護國家安全法 98.三孩政策 99.神舟十二號 100.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
-
2新文化運動
暨南大學澳門研究院葉農院長
澳門學聯編委會歐陽偉然主任
編者語:1921年7月1日是中國共產黨的誕生,自始改變了中國的命運,開闢了中國新的時代。如今,100年過去了,以習近平國家主席為新一代黨中央的領導下,引領億萬中國人民走向民族偉大復興之路。
今年7月1日中國共產黨成立100周年當天,習近平的重要講話,透過大量的歷史事件,回顧了中國的發展歷程,尤其是中國共產黨成立100年以來的發展歷程。
“歷史可以被原諒,但不可以被忘記。”為了貫徹習近平主席“七一”重要講話精神,用正確歷史觀看待中國近現代史,暨南大學澳門研究院與澳門學聯編委會,自習近平主席發表重要講話後,雙方隨即展開名為“近代以來中國百件大事研究計劃”,選取100件中國從1840年鴉片戰爭至現今的大事。
今天,我們推出新文化運動。“不忘苦難記憶,我輩當自強。”
新文化運動是20世紀初,一些先進知識份子發起一場反對封建專制主義的思想解放運動--新文化運動,基本口號是擁護“德先生”(Democracy)和“賽先生”(Science)。以進化論觀點和個性解放思想為主要武器,倡導者們猛烈抨擊以孔子為代表的“往聖先賢”,大力提倡新道德,反對舊道德,提倡新文學,反對文言文;打出“打孔家店”的旗號。
1915年9月,陳獨秀在上海創辦《青年雜誌》(《新青年》),新文化運動由此發端,在中國掀起一股生氣勃勃的思想解放的潮流。1917年爆發了俄國十月革命,使中國先進的知識份子看到了民族解放和民族復興的希望,新文化運動由此進入了宣傳十月革命、馬克思主義的新階段。
近代以來,澳門一直是中國開風氣之先的地方,辛亥革命之後滿清遺老遺少匯居澳門,創辦蓮峰陶社,當新文化運動席捲全國時,澳門卻成為“舊學堡壘”,阻礙著其傳入澳門。
1915年9月15日,陳獨秀主編的五四時期革命刊物《新青年》在上海創刊。第一卷名為《青年雜誌》,第二卷改名為《新青年》。
小知識:
《新青年》創刊於1915年,是新文化運動的核心雜誌,曾成為上海共產主義小組的機關刊物。中國共產黨成立後,一度成為黨中央的機關刊物。自1925年4月改為不定期刊物,1926年7月停刊。
‧歡迎交流:
[email protected] 甘惠珊小姐
-
3護法運動
暨南大學澳門研究院葉農院長
澳門學聯編委會歐陽偉然主任
編者語:1921年7月1日是中國共產黨的誕生,自始改變了中國的命運,開闢了中國新的時代。如今,100年過去了,以習近平國家主席為新一代黨中央的領導下,引領億萬中國人民走向民族偉大復興之路。
今年7月1日中國共產黨成立100周年當天,習近平的重要講話,透過大量的歷史事件,回顧了中國的發展歷程,尤其是中國共產黨成立100年以來的發展歷程。
“歷史可以被原諒,但不可以被忘記。”為了貫徹習近平主席“七一”重要講話精神,用正確歷史觀看待中國近現代史,暨南大學澳門研究院與澳門學聯編委會,自習近平主席發表重要講話後,雙方隨即展開名為“近代以來中國百件大事研究計劃”,選取100件中國從1840年鴉片戰爭至現今的大事。
今天,我們推出護法運動。“不忘苦難記憶,我輩當自強。”
1917年7月,袁世凱稱帝失敗死後,皖系軍閥段祺瑞控制北京政府,拒絕恢復中華民國國會和臨時約法。孫中山在廣州發動護法運動,亦稱為“三次革命”。8月,孫中山在廣州召開國會非常會議,親自主持制定《中華民國臨時約法》,提出“護法”;決定成立中華民國軍政府,選舉孫中山為軍政府海陸軍大元帥。軍政府的成立,標誌著護法運動高潮的到來,南北對峙局面形成。北洋军阀武力鎮壓西南護法,挑起第二次南北戰爭。桂滇兩系軍閥在護法戰爭中勾結直系罷兵議和,破壞孫中山護法宗旨。孫中山看透西南實力派名為護法、實為爭奪地盤的面目,認識到依靠軍閥不可能達到護法救國的目的,遂於次日離開廣州赴上海。運動宣告失敗。
5月28日,孫中山在上海發表《護法宣言》後,派孫科為特派員,在澳門鵝眉街10號設立辦事處,繼續策動護法鬥爭,號召在粵海陸軍起義回應,驅逐桂系軍閥陸榮廷、莫榮新。該辦事處的主要工作是籌款,購買軍火,聯絡同志。
1912年元旦,孫中山宣誓就職,宣佈中華民國成立。
‧小知識:
當時中國國民黨軍事力量不足以反抗北洋政府,兩次目的為保護《中華民國臨時約法》的護法運動均以失敗告終。孫中山在兩次護法失敗後,認為要統一全國,必須建造自己的軍隊,為日後“聯俄容共"的策略、開展國共合作埋下伏線。
‧歡迎交流:
[email protected] 甘惠珊小姐
-
4十月革命
暨南大學澳門研究院葉農院長
澳門學聯編委會歐陽偉然主任
編者語:1921年7月1日是中國共產黨的誕生,自始改變了中國的命運,開闢了中國新的時代。如今,100年過去了,以習近平國家主席為新一代黨中央的領導下,引領億萬中國人民走向民族偉大復興之路。
今年7月1日中國共產黨成立100周年當天,習近平的重要講話,透過大量的歷史事件,回顧了中國的發展歷程,尤其是中國共產黨成立100年以來的發展歷程。
“歷史可以被原諒,但不可以被忘記。”為了貫徹習近平主席“七一”重要講話精神,用正確歷史觀看待中國近現代史,暨南大學澳門研究院與澳門學聯編委會,自習近平主席發表重要講話後,雙方隨即展開名為“近代以來中國百件大事研究計劃”,選取100件中國從1840年鴉片戰爭至現今的大事。
今天,我們推出十月革命。“不忘苦難記憶,我輩當自強。”
1917年二月革命勝利後,俄國出現了兩個政權,資產階級臨時政府和蘇維埃。1917年4月,列寧從國外流亡回國,發表《無產階級在我國革命中的任務》,制定從資產階級民主革命向社會主義革命過渡的明確路線和具體計劃。俄曆10月24日夜晚,列寧來到聖彼德堡斯莫爾尼宮,領導起義,10月25日(公曆11月7日),停在涅瓦河上的“阿芙樂爾號”巡洋艦以炮聲為號,聖彼德堡工人赤衛隊、士兵深夜攻入冬宮,推翻臨時政府,組成由列寧任主席的第一屆蘇維埃政府,世界上第一個社會主義國家宣告誕生。十月革命一聲炮響,給中國送來了馬克思列寧主義。
十月革命後,澳門成為了一些白俄們的避難地。如9月30日,俄羅斯“斯特拉維納科”舞蹈團來澳演出3日。該團由為躲避蘇聯“十月革命”流亡海外的俄羅斯藝術家組成,包括20名藝術家和15名舞蹈演員。
小知識:
卡爾‧馬克思,全名卡爾‧海因里希‧馬克思(1818年-1883年),馬克思主義的創始人之一,第一國際的組織者和領導者,馬克思主義政黨的締造者之一,全世界無產階級和勞動人民的革命導師,無產階級的精神領袖,國際共產主義運動的開創者。在他的一生中,出版了大量的著作,包括《共產黨宣言》和《資本論》。
卡爾‧馬克思
‧歡迎交流:
[email protected] 甘惠珊小姐
-
5馬克思列寧主義
暨南大學澳門研究院葉農院長
澳門學聯編委會歐陽偉然主任
編者語:1921年7月1日是中國共產黨的誕生,自始改變了中國的命運,開闢了中國新的時代。如今,100年過去了,以習近平國家主席為新一代黨中央的領導下,引領億萬中國人民走向民族偉大復興之路。
今年7月1日中國共產黨成立100周年當天,習近平的重要講話,透過大量的歷史事件,回顧了中國的發展歷程,尤其是中國共產黨成立100年以來的發展歷程。
“歷史可以被原諒,但不可以被忘記。”為了貫徹習近平主席“七一”重要講話精神,用正確歷史觀看待中國近現代史,暨南大學澳門研究院與澳門學聯編委會,自習近平主席發表重要講話後,雙方隨即展開名為“近代以來中國百件大事研究計劃”,選取100件中國從1840年鴉片戰爭至現今的大事。
今天,我們推出馬克思列寧主義。“不忘苦難記憶,我輩當自強。”
馬克思、恩格斯研究歐洲資本主義經濟和政治發展狀況,總結歐洲工人運動經驗,吸收和改造人類思想文化成果,創立馬克思主義哲學、政治經濟學和科學社會主義在內的理論體系。
19世紀末20世紀初,列寧在新歷史條件下將其基本原理運用到俄國革命和建設實踐,創立關於帝國主義的理論,揭示資本主義發展的新階段,提出社會主義可以首先在一國取得勝利的新論斷,親自領導十月革命並取得勝利,開闢人類歷史新紀元,把馬克思主義推進到列寧主義階段。
十月革命後,列寧深入研究如何在經濟文化落後的俄國建設社會主義的時代命題、如何加強蘇維埃政權建設和執政黨建設等重大戰略問題,提出一系列精闢見解。列寧主義產生以後,一般把馬克思主義稱之為“馬克思列寧主義”。
列寧
小知識
俄國十月革命勝利後,中國的先進分子迅速將目光轉向了俄國,用馬克思列寧主義作為觀察國家民族前途命運的工具。馬克思列寧主義得以在中國廣泛傳播,並促成中國共產黨的成立,指引中國走上了社會主義道路。
-
6五四運動
五四運動是中國近代史上一次重要的學生運動。 1919年5月4日,北京的愛國學生游行示威,抗議巴黎和會上有關山東問題的決議,以“外爭主權、內除國賊”“廢除二十一條”為口號,要求懲處相關官員。集會更迅即演變為全國規模的五四愛國運動。
最後北洋政府在強大壓力下,釋放被捕學生,將相關官員徹職,並拒絕在對德和約上簽字,五四愛國運動取得勝利。
澳門青年也曾投身此運動中。五四運動爆發後,長期參與社會活動和愛國活動的澳門童子軍分部有派隊員到附近鄉村進行愛國演講。1
小知識:
“五四”以後,馬克思主義在中國的廣泛傳播,各地相繼成立馬克思學說研究會,不少知識青年深受影響,促成了中國共產黨的成立。
五四運動時期的口號:“誓死力爭、還我青島”
1見吳志良等著《澳門編年史》第五冊(廣州:廣東人民出版社,2005年),第2343-2344頁。
-
7中國共產黨成立
1921年7月23日,李達、李漢俊、董必武、陳潭秋、毛澤東、何叔衡、王盡美、鄧恩銘、張國燾、劉仁靜、陳公博、周佛海、包惠僧共13人,從全國各地來到上海法租界望志路106號(今興業路76號),召開了中國共產黨第一次全國代表大會。
由於受到暗探注意和法租界巡捕房搜查,最後一天的會議改在浙江嘉興南湖的紅船上舉行。大會確定黨的名稱為“中國共產黨”,宣告中國共產黨的正式成立。中共的誕生,給災難深重的中國人民帶來光明和希望,中國革命的面貌從此煥然一新。
中國共產黨很早就在澳門活動了。“五二九”事件時,6月1日,廣州國民外交後援會因澳門葡兵槍殺華工事,在東園前開國民對葡大會。與會者中有黃碧魂。她乃廣東番禺縣石樓鄉人,曾留學英國和日本,亦接受馬克思主義。“五二九”事件發生時,黃碧魂已移居澳門。她很可能是第一位在澳門展開革命活動的中共黨員。1
小知識:
國家主席習近平在黨史學習教育動員大會上強調:“我們黨的百年歷史,就是一部踐行黨的初心使命的歷史,就是一部黨與人民心連心、同呼吸、共命運的歷史。”歷史充分證明,“江山就是人民,人民就是江山,人心向背關係黨的生死存亡”。
中國共產黨“一大”在南湖開會時乘用的船。
1見吳志良等著《澳門編年史》第五冊(廣州:廣東人民出版社,2005年),第2373-2374頁。
-
8國共第一次合作
中國共產黨和中國國民黨為推翻北洋軍閥的反動統治而進行了第一次合作。1922年7月,中共二大提出實行“黨內合作”,即共產黨員、青年團員以個人身份加入國民黨,把國民黨改造成為各革命階級的聯盟。
1923年6月,中共三大確定全體共產黨員以個人名義加入國民黨,與國民黨建立革命統一戰線的方針。
1924年1月20至30日,孫中山在廣州召開國民黨第一次全國代表大會,重新解釋了三民主義,以聯俄、聯共、扶助農工三大政策為核心的新三民主義,成為國共兩黨合作的政治基礎。國民黨“一大”標誌著第一次國共合作的正式建立。
1927年4月和7月,由於蔣介石和汪精衛先後發動了四一二反革命政變、七一五反革命政變,公開叛變革命,致使第一次國共合作破裂。
中國國民黨第一次全國代表大會現場
小知識:
中國國民黨第一次全國代表大會的勝利召開,標志著第一次國共合作為基礎的統一戰線正式建立,這是中國共產黨統一戰線政策的巨大勝利。
-
9黃埔軍校
1924年,孫中山在中國共產黨和蘇聯的幫助下,在廣州東郊長洲島上建立“陸軍軍官學校”,1926年改組為“中央軍事政治學校”等,通稱黃埔軍校。
在1927年蔣介石背叛革命以前,這是一所國共合作的革命軍事學校。孫中山兼任軍校總理,廖仲愷任校黨代表,蔣介石任校長。中共周恩來、惲代英、蕭楚女、熊雄、聶榮臻以及其他同志,曾經先後在這個學校擔任政治工作和其他工作,以革命精神為當時的革命軍隊培養了大批骨幹,正如黃埔軍校建立時,門口一副對聯曰:升官發財請往他處,貪生畏死勿入斯門。橫批:革命者來。
黃埔軍校是中國現代史上第一所培養革命軍隊幹部的軍事學校、中國近代最著名的一所軍事學校,其畢業生在許多重大事件中屢立奇功,培養了許多國民黨與中共的著名軍事指揮官。
黃埔軍校舊址大門
小知識:
黃埔軍校是第一次國共合作的產物,校訓為“親愛精誠”。辦校宗旨為孫中山提出的“創造革命軍,來挽救中國的危亡”。
-
10省港大罷工
1925年上海五卅慘案後,中共決定指派鄧中夏、蘇兆征等,到香港組織罷工,聲援上海反帝愛國運動,向港英政府提出要求17項條件,港英不予答復。6月19日,香港海員、電車、印務等工會首先宣佈罷工,其他工會隨即回應。21日,廣州沙面洋務工人開始罷工。23日,廣州沙面租界英法軍警製造“沙基慘案”,各界群眾紛紛聲討帝國主義罪行,更多的工人加入罷工行列。到6月底,省港罷工人數達25萬。
這場罷工持續16個月之久,是世界工人運動史上時間最長的一次罷工。為支援北伐戰爭,1926年10月10日,省港大罷工委員會召集群眾大會,宣告罷工勝利結束,並宣佈停止對香港、澳門的封鎖。
期間,省港罷工委員會組織工人糾察隊,封鎖香港、澳門港口,形成東起深圳、西至前山的珠江沿岸封鎖線,稽查走私,截留糧食,扣緝貨物,港澳經濟由此受到沉重打擊。¹
小知識:
蘇兆征,廣東香山淇澳島(今屬珠海市)人,1885年生。1922年1月12日,在香港海員舉行的大罷工中,蘇兆征被選為罷工總辦事處總務部主任和談判代表之一。1925年春,蘇兆征加入中國共產黨。由於長期的忘我工作,蘇兆征積勞成疾,於1929年2月25日病逝。
¹見吳志良等著《澳門編年史》第五冊(廣州:廣東人民出版社,2005年),第2413-2414頁。
-
11孫中山逝世
北京政變後,應馮玉祥之邀,孫中山於1924年11月13日抱病離粵北上,12月31日抵達北京,病情驟然惡化。住院期間,國民黨中央政治委員會多次召開會議,決定由孔祥熙等會同家屬籌備後事,由宋子文、孫科、孔祥熙、汪精衛4人草擬遺囑。
1925年3月11日,孫中山在遺囑上簽字,形成《國事遺囑》《家事遺囑》和《致蘇俄遺書》。3月12日,孫中山溘然長逝,享年59歲。23日,中國國民黨在中央公園舉行公祭儀式。根據遺囑,1929年6月,安葬於南京紫金山南麓中山陵園。為迎接孫中山靈柩,南京從下關碼頭至中山陵修建了迎櫬大道,名為中山路,又稱中山大道。全國各地城市多以“中山”“逸仙”命名街道、地名。澳門就有“孫逸仙博士圓形地”“孫逸仙博士大馬路”“紀念孫中山市政公園”等。
逝世當天,澳督羅德禮即派譯務署長施度尼(António Joaquim Fausto das Chagas)前往駐澳委員張繼龍寓所哀悼。澳門國民黨黨員李君達、梁彥明等發起追悼大會,設辦事處於李君達牙醫診所。國民黨香港支部對此高度重視,請求中央派員來澳,負責澳門支部籌備工作,並於短期內策動第一至第五分部成立。¹
¹見吳志良等著《澳門編年史》第五冊(廣州:廣東人民出版社,2005年),第2412頁。
小知識:
中國同盟會於1905年成立,主要由孫中山、宋教仁等人領導。1909年,同盟會澳門分會成立,由謝英伯、高劍父等人領導,會址設在澳門南灣街41號,主要任務是開展宣傳活動、秘密發展組織、積極募集經費。
孫中山與澳門友人合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