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花絮】2015年澳門中學生西昌航天科普夏令營
澳生赴西昌認識航天科技
為了增進澳門學生航天科普知識,使其了解祖國航天科技最新發展,“第十一屆澳門中學生西昌航天科普夏令營”今日出發至西昌,展開一連七天的行程。
此夏令營由澳門基金會、中國航天基金會主辦,澳門中華聯誼會、澳門中華學生聯合總會協辦,並得到中聯辦支持。一行五十多人今日上午九時在澳門機場集合,乘搭飛機至成都雙流機場後,再轉乘大巴,於晚上抵達西昌衛星發射中心。
副團長黃倩玲表示,此行設有多個與航天科技發展相關的行程,機會難得,冀藉此增加澳門學生對我國航天事業的認識,培養愛國情懷,並希望他們回澳後與他人分享見聞。團員為中學生或應屆中學畢業生,而團顧問則由中聯辦協調部副部長張深居、副處長黃勇文及文教部副處長張東輝,以及中華海外聯誼會理事吳聯盟等擔任。
除科普講座外,未來數日的行程還包括參觀奴隸社會博物館、發射塔架及衛星發射指揮控制大廳等,並於十九日飛往成都,廿二日回澳。
主辦者勉澳生共築航天夢
西昌航天科普營開營
儘管舟車勞頓,乘搭飛機後再經六個小時車程才到達西昌,但“第十一屆澳門中學生西昌航天科普夏令營”五十名莘莘學子仍充滿活力,參加了開營儀式暨科普講座,汲取航天知識後,又參觀了奴隸社會博物館及邛海風景區,領略博大精深的中華文化。
航天團受澳生歡迎
在開營儀式上,澳門中聯辦協調部副部長兼夏令營團顧問張深居提到,國家航天科技事業成就輝煌,包括澳門同胞在內的億萬中華兒女無不為之自豪。自二○○四年澳門中華聯誼會發起建立航天科技基金起,澳門中華聯誼會、澳門基金會先後組織青少年航天科技系列活動,受到澳門學生的熱烈歡迎。目前已連續多屆的“酒泉航天科技交流團”、“西昌航天科普夏令營”、“北京航天科普冬令營”,已成為深受澳門青少年歡迎的品牌項目,成績實屬不易,亦離不開各有關單位和領導的重視支持和付出的辛勤汗水。中聯辦將一如既往支持航天科技系列考察交流活動,與各會一起認真總結歷屆經驗,從而進一步豐富活動內容。
澳生深入了解祖國航天史
西昌科普營參觀衛星發射場指揮中心等
“第十一屆澳門中學生西昌航天科普夏令營”昨日繼續探索航天奧秘之旅。他們透過衛星發射場、長征三號火箭實體、指揮控制中心及展覽館,全方位了解西昌衛星發射中心如何開創中國航天史的新紀元。營員們感受頗深,形容不枉此行。
航天成就國人自豪
了解西昌衛星發射中心歷史後,許麗琪了解到中心在中國航天發展史上譜寫了多個第一,包括首次發射通信、國際商業衛星等,又結束了中國人要依賴外國衛星收看電視的歷史,實現了我國航天事業發展的大跨越,是身爲中國人的自豪。認為是次夏令營與以往參加的其他交流團不同,相當注重紀律及講求守時。有感守時是人格的表現,無論人生哪個階段都應秉持。另外,軍體拳訓練對本澳學生來說亦是難忘的經驗。
晚上的聯歡篝火晚會上,各組員施展渾身解數,為中聯辦、西昌衛星發射中心及中國航天基金會代表們獻上精彩的舞蹈、歌唱及花式跳繩表演,氣氛熱鬧。
航天營體會火箭組裝步驟嚴謹
學生親自製作火藥推動模型火箭
航天員須先經千挑萬選的選拔,闖過百煉成鋼的訓練,絕對是萬裡挑一。“第十一屆澳門中學生西昌航天科普夏令營”五十多名團員今日就有幸一嘗“發射火箭”的滋味,他們親自製作以火藥推動的模型火箭,且火箭升空率高,為西昌的最終行程劃上完美句號。下午學子飛抵成都,繼續感受天府之國的獨特文化。
升空率高笑聲不斷
夏令營今日上午六時半再學習軍體拳,及後在軍官人員細心指導下製作模型火箭。團員從降落傘做起,然後一步步安裝箭頭、箭身、尾翼,最後裝上火藥並在箭身繪上獨有標記,經過一個多小時,五十多支獨一無二的“東風一號”迷你火箭便告完成。
隨後,軍官協助將火箭放上發射台,團員並親自按下發射按鈕,一枚枚火箭便“嗖”的一下應聲發射。有的火箭隨着衆人的歡呼聲、掌聲一飛衝天,騰空數十米後,降落傘便自動打開,帶着火箭劃着弧線悠悠下落,不少營員更覓回自家火箭體以作留念。不過亦有的火箭“中途折返”原地降落,或“脫離軌道”失去蹤影,整體來說,團員的火箭升空率頗高,現場歡笑聲不斷。
西昌航天團遊都江堰青城山
“第十一屆澳門中學生西昌航天科普夏令營”今日“拜水都江堰,問道青城山”,遊覽與澳門歷史城區大不同的世界文化遺產。團員驚豔四川的自然資源,亦有感本澳發展時勿忘保育。
都江堰成就天府國
夏令營一行五十多人今日一早登上都江堰市西南的青城山,該山為中國道教發源地之一,屬道教名山,主峰老霄頂海拔一千六百米。又有“青城天下幽”之美譽,是國家重點風景名勝區,並於二○○○年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列入世界遺產名錄。
下午營員遊覽了與青城山同時被列入世遺的都江堰。都江堰位於都江堰市城西,始建於秦昭王末年(約公元前二五六至前二五一年),是蜀郡太守李冰組織修建的大型水利工程,由分水魚嘴、飛沙堰、寶瓶口等部分組成。兩千多年來,都江堰一直發揮防洪灌溉的作用,使成都平原成為水旱從人、沃野千里的“天府之國”。晚上團員們又欣賞了充滿四川地方色彩的川劇。
倡澳借鑒保育世遺
自青城山成功申遺後,就出現了房地產商圈地蠶食遺產保護區域的不正常現象,當時就有內地專家提出“最好的開發就是‘保育’”,無獨有偶,本澳近年有關自然景觀保育與發展的角力戰亦不斷。升讀高二年級的團員許佐權認為,四川地大物博,在景觀保育上有條件較澳門做得全面。本澳雖地小人多,有發展需要,然而亦不應讓發展任意妄為,“始終呢個係我哋幾百年嚟嘅文化,唔應該隨意破壞”,應多加保育自然景觀,另外覓地發展或以替代方案解決。他指此行學到不少書本以外的知識,感嘆古人智慧及四川富饒的自然資源之餘,亦有感本澳中學生應多出外增廣見識,體會不同的文化氣息。
中學生航天營獲益良多
“第十一屆澳門中學生西昌航天科普夏令營”明日將結束一連七天行程回澳。在今晚的分享會上,中聯辦協調部副部長張深居讚賞各人團隊精神佳,勉勵大家學習航天精神,堅持心中理想。團員均表示此行獲益良多,了解到更多航天知識,亦學習到包容、獨立,更收穫了珍貴的友誼。
夏令營一行五十多人今日上午參觀了成都大熊貓繁殖研究基地。基地專門從事瀕危野生物研究、繁殖、保護教育和教育旅遊的非營利機構,現時大熊貓圈養種群數量約有七十隻。團員從竹林中近距離觀賞到或散步、或吃竹、或搔癢、或發呆、或打鬧的大熊貓,還能一睹保育箱中熊貓寶寶的容貌,可愛的熊貓引得團員驚叫連連,紛紛拍照記下難得瞬間。下午,一行人乘車前往位於廣漢的三星堆博物館,了解距今四千多年前,曾經輝煌一時、充滿智慧的古蜀國文明。
在晚上的夏令營分享會上,身兼夏令營團顧問的張深居總結,指一路走來,有感本團隊精神飽滿、充滿活力、相處融洽,感受最深是眾人團隊精神佳,從集體活動、集合的準時度及活動的準備工作,都可看出各人以集體為重,實在難能可貴。指出我國火箭發射成功率已超越美國達到百分之九十八,證明中華民族是偉大民族,各人應熱愛民族,多到內地了解國情,並多與中聯辦聯繫。勉勵各人要有理想,刻苦耐勞,學習航天人員的奉獻精神,不管夢想大或小,只要對國家民族或是澳門有益,便即管前行。
團員何文軒有感是次夏令營相當難得,藉此學習了許多日常接觸不到的知識,更體會到我國強大的航天實力,相當興奮。劉子衡指出,中國漸漸成為航天強國之一,期盼祖國的航天技術他日能走在各國前沿,為人類探路。何駿軒認為收穫到知識及友誼,亦學習到團隊合作精神及如何共同解決困難。蘇詠珊提到,是次可到日常沒有機會參觀的衛星控制中心觀摩,令人難忘,有感從此行學會自理,變得更加獨立。
航天營賦歸來年增實踐行程
“第十一屆澳門中學生西昌航天科普夏令營”昨日遊歷成都杜甫草堂、武侯祠及錦里古文化街後,結束一連七日的行程返澳。夏令營團長周家源認為此行達到預期效果,團員配合度高,相處過程融洽,冀來年增加更多實踐行程,亦希望團員友誼長存。
夏令營由澳門基金會、中國航天基金會主辦,澳門中華聯誼會、澳門中華學生聯合總會協辦,並得到澳門中聯辦支持。一行五十多人自本月十六日出發,分別參觀西昌衛星發射塔架、指揮控制大廳等,亦遊歷了成都的青城山、都江堰等名勝。
廣結良朋互相學習
身兼澳門中華學生聯合總會副理事長的周家源表示,西昌航天團已連續舉辦十一年,每年皆致力為團員安排豐富的航天內容。自第八屆以來,行程已越來越豐富,注入的知識量亦越來越多。從今屆團員的回饋,可知大家都汲取不少知識,期望日後可在行程上增加更多實踐內容。
升讀澳大二年級的他,第二次以團長身份帶領西昌航天團,有感今屆團員書生味濃,乖巧聽話,甚配合指示。整體來說,今年準時集合,流程運作等都較順暢,令他的壓力減輕不少。指出山外有山,年輕人除原有的校內朋友外,亦應擴闊社交圈子,認識更多五湖四海的朋友,互相學習,增廣見聞。
為免各人的友誼隨着交流團的結束而消逝,他們特意促使各人交流溝通,挑選較開朗的團員擔任組長,再聯同組長及工作人員帶動其他團員,亦會向各組指派任務,使他們在合作準備過程中增加交流機會。他對團員的表現感滿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