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澳門學聯時委參觀氣象局

日前,澳門中華學生聯合總會時事關注委員會在主任劉嘉翀帶領下到位於大潭山的地球物理暨氣象局參觀,了解氣象局的日常工作,並學習有關氣象觀測的知識,包括最高及最低氣溫、相對濕度、日照時間、雨量等等的測量方法。此外,氣象局人員又向委員同學介紹有關颱風訊號系統背後的科學原理,以及風暴潮的知識。

參觀過後,時委會成員即時召開青莘議事亭,分享參觀氣象局的心得。委員李志君表示:在地理課本裡雖然會提及一些氣象知識,但並不了解其測量的原理;在氣象局的參觀過程中,對於測量器材特別感興趣,學習到原來每一項天氣數據都有對應的儀器測量,獲益匪淺。委員梁靜茹指,過去較少了解氣象局的工作,而學校的地理課比較重視世界地理,較少提及天氣觀測的工作。參觀氣象局前以為所有天氣資訊都是在外太空透過人造衞星觀測,不知道原來氣象局人員在仍要在地面進行24小時監察,為澳門市民日常所見看似簡單的天氣預報不斷付出。

委員阮舒淇則稱:這是她第一次了解到氣象觀測的原理及氣象局的日常工作,對有關的科學原理及儀器感到神奇,過去很多只能在課本見到的器材都有機會親眼見到。特別有印象的是,氣象局人員解釋了為甚麼澳門發出颱風訊號總是比香港晚一點點,而且所發出的訊號也不完全對應。原來是因為香港比澳門靠東約60公里,令澳門會比香港遲兩至三小時受颱風影響;而且因為澳門沒有高山,也不像香港般小島遍佈,測量而得的風力也較弱,發出更高颱風訊號的機會也較低;位置及地形的差異造成颱風訊號的差異,也是在課本中學不到的。

 

■濠江日報